10:24 「學生不高過老師,奴僕不高過主人。10:25 因此,學生的遭遇跟老師一樣,奴僕的遭遇跟主人一樣,也該滿足了。如果一家的主人被叫作鬼王別西卜,家裏其他的人豈不是要受更大的凌辱嗎?」 10:26 「所以,不要怕人,一切隱藏的事都會被揭發,祕密的事也會被洩露。10:27 我在暗中所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在光天化日之下說出來;你們私下聽到的話,也要當眾宣佈。10:28 那只能殺害肉體、卻不能殺滅靈魂的,不用害怕;要懼怕的是上帝,只有他能把人的肉體和靈魂都投進地獄。10:29 兩隻麻雀固然用一個銅錢就買得到,但是你們的天父若不許可,一隻也不會掉在地上。10:30 至於你們,連你們的頭髮也都數過了。10:31 所以,不要怕,你們比許多麻雀要貴重多了!」 10:32 「那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父面前也要認他;10:33 那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天父面前也不認他。」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主耶穌以「學生不高過老師,奴僕不高過主人」為喻,談到只要想起老師或主人所受更嚴厲的逼迫時,自己所受的就算不得什麼,也因此稍得安慰。(v24-25)
2>主耶穌表示:隱藏的事沒有不被揭露出來的。(v26-27)
3>主耶穌表示:真正該懼怕的,不是只能殺害肉體,來自人的逼迫,乃是能把人的肉體和靈魂都投進地獄的上帝。(v28)
4>主耶穌表示:在上帝的眼中,我們人類的生命,比麻雀更珍貴。(v29-30)
5>主耶穌表示:凡在人面前認祂的,祂在天父面前也要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祂的,祂在天父面前也不認他。(v32-33)
主題:
1>生命誠可貴!
2>勿擔心逼迫!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掌管人類肉體和靈魂的上帝。(v28)
2>掌管宇宙萬物的上帝。(v29-30)
3>深切瞭解人、疼惜人、保護人的上帝。(v30)
4>聖父上帝。(v32-33)
5>聖子耶穌基督。(v32-33)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因著耶穌得安慰
主耶穌說:學生不高過老師,奴僕不高過主人。因此,學生的遭遇跟老師一樣,奴僕的遭遇跟主人一樣,也該滿足了。如果一家的主人被叫作鬼王別西卜,家裏其他的人豈不是要受更大的凌辱嗎?
以上說法,無非是要使將來遭受逼迫的門徒,藉著想起耶穌所受的逼迫而得著安慰。因為主耶穌所受的逼迫,大大的超過祂的門徒。就是遭受殘酷的鞭刑,而且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身為老師的主耶穌,都受了這麼殘酷的逼迫,身為門徒所受的還算得了什麼呢!因此,在往後事奉的歲月當中,每逢遭受逼迫時,只要想起主耶穌的遭遇,就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委屈了!
反省:我曾經為了主耶穌的緣故,遭受任何逼迫嗎?想起主耶穌所承受十字架上的苦刑,我的心境又如何呢?是否稍得安慰?
2>隱密事將被揭露
主耶穌說:所以,不要怕人,一切隱藏的事都會被揭發,祕密的事也會被洩露。我在暗中所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在光天化日之下說出來;你們私下聽到的話,也要當眾宣佈。
台灣俚語說:鴨蛋再密也有縫。或有成語說: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又有所謂: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以上台灣俚語或成語,其實都是先人經驗的累積、智慧的結晶。這話一點都不假!
因此,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反正神不知、鬼不覺,所以就在暗地裏,專做一些偷雞摸狗、見不得人的醜事。切記!一切隱藏的事都會被揭發,祕密的事也會被洩露。尤其上帝是無所不知的真神,祂甚至鑒察我們的心思意念。在上帝面前,絕對隱藏不了!
反省:針對「隱藏的事,會被揭發;祕密的事,會被洩露」一事,我是否相信?是否體會?
3>惟有上帝當懼怕
主耶穌說:那只能殺害肉體、卻不能殺滅靈魂的,不用害怕;要懼怕的是上帝,因為只有祂能把人的肉體和靈魂都投進地獄。主耶穌為了堅固門徒,讓他們勇於面對逼迫,就告訴他們說,那逼迫你們的,頂多只能殺害你們的身體,卻無法殺害你們的靈魂。那能夠殺滅靈魂的,就只有上帝而已。因此,我們所當懼怕的,其實是「能把人的肉體和靈魂都投進地獄」的上帝,而不是
逼迫我們的人。言下之意:不順從上帝,比殉道更可怕!
反省:我對上帝有多少認識?我對上帝的態度如何?是否打從心底敬畏祂?
4>上帝珍惜的生命
主耶穌接著又說:兩隻麻雀固然用一個銅錢就買得到,但是你們的天父若不許可,一隻也不會掉在地上。至於你們,連你們的頭髮也都數過了。所以,不要怕,你們比許多麻雀要貴重多了!為了強調人類生命的價值,主耶穌特別拿麻雀,來跟人類的生命相比。祂說:連那麼不值錢的麻雀,上帝都如此眷顧、愛護,何況是人類,上帝當然更加看重。主耶穌尤其以「連頭髮上帝都數過」來形容,上帝是如何入微的瞭解、關心、珍惜我們。
反省:我是否瞭解生命的意義?是否知道生命的價值?我是否欣賞、尊重他人生命的價值?是否接納、肯定自己生命的意義?
5>認與不認的結局
主耶穌說:那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父面前也要認他;那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天父面前也不認他。此處所謂:認主耶穌的「認」字,不僅指口頭上的承認,更指認同祂的處境,尤其與
祂連結在一起,願意與祂同生死、共患難的人。另外,所謂不認主耶穌的「不認」這個字,表示:否認、拒絕、不認識,宣告與祂無關的人。這兩種人的結局截然不同!
反省:我除了在家、在教會以外,吃飯前是否禱告?是否表明基督徒的身份?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10:16 「要留意!我派遣你們出去,正像把羊送進狼群中。你們要像蛇一樣機警,像鴿子一樣溫馴。10:17 當心,有人要拘捕你們,帶你們上法庭,在他們的會堂裏鞭打你們。10:18 為了我的緣故,你們將被帶到統治者和君王面前受審問,向他們和外邦人見證福音。10:19 你們被審問的時候,不要擔心說甚麼或怎樣對答;那時候,上帝會指示你們該說的話。10:20 因為你們所說的,不是自己的話,而是你們天父的靈藉著你們說的。10:21 「兄弟要出賣兄弟,置他們於死地;父親也要這樣對待兒女;兒女要跟父母作對,並且害死他們。10:22 為了我,大家要憎恨你們;但是那忍耐到底的人必然得救。10:23 他們在這城裏迫害你們,就逃到另一城去。我告訴你們,你們還沒有走遍以色列的城市,人子就要來臨。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主耶穌提醒門徒,參與福音工作時,可能面對的逼迫。(v16-18)
2>主耶穌教導門徒,當面對逼迫時,正確的應對方式。(v18-19)
3>主耶穌具體的指出:可能出現的各樣逼迫。(v21-22)
主題:
1>機警像蛇、溫馴如鴿。
2>來自各方的迫害。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差派門徒的耶穌基督。(v16)
2>啟示、感動人的上帝。(v19)
3>藉著人說話的聖靈。(v20)
4>將要再來的耶穌基督。(v23)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福音使者的覺悟
主耶穌接著對門徒,作了一個非常嚴肅的提醒說:要留意!我派遣你們出去,正像把羊送進狼群中。你們要像蛇一樣機警,像鴿子一樣溫馴。
這就是福音使者應有的心理準備,因為福音工作本質上就是從事一場屬靈的爭戰。因此,面對抵擋、攻擊、逼迫,是在所難免的事。不僅如此,甚至還要有犧牲性命的準備。顯示:傳福音這條路,並非一條易路。然而,卻是一條蒙福之路。
反省:在我的生涯當中,是否曾經因為福音的緣故,被人譏笑、排擠、攻擊、傷害?
2>福音使者的應對
主耶穌說:你們要像蛇一樣機警,像鴿子一樣溫馴。身為福音使者,所面對的爭戰,將如同面對「張牙舞爪」般的狼群一般。因此,主耶穌教導他們應對的方法,就是要像蛇一樣機警,像鴿子一樣溫馴。像蛇一樣機警,就是表示:處在這樣險惡的環境當中,必須做個聰明人,就是憑著智
慧的心,以機智來分辨。換句話說,心思要敏銳、態度要審慎,免得在迷糊之中被欺騙或利用。另外,像鴿子一樣溫馴,意思就是:要保持純潔的心,或善良、純樸的態度。因為這樣的話,聖靈會前來掌權,聖靈會親自帶領,聖靈會藉著你的口說話。
反省:當面對惡者攻擊時,我通常都如何應對?立刻反擊?或機警溫馴,並倚靠上帝?
3>承受各方的逼迫
主耶穌接著又提醒他們,成為福音的使者,將承受來自各方面的逼迫。包括:會被人 拘捕,被帶上法庭,在會堂裏遭受鞭打;同時將被帶到統治者和君王面前受審問。
不僅如此而已,迫害甚至來自至親,正如主耶穌所說的:兄弟要出賣兄弟,置他們於 死地;父親也要這樣對待兒女;兒女要跟父母作對,並且害死他們。總而言之,為了主耶 穌救贖福音的緣故,必須遭受來自四面八方的迫害,也就是來自宗教性(猶太人)的迫害、 政治性(外邦人)的迫害、家族性(自家人)的迫害。
反省:為了福音的緣故,將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逼迫,我是否擁有這樣的經歷?我又如何面對?在這一波又一波的逼迫當中,我是得勝多呢?還是失敗多?
4>凡事都互相效力
主耶穌對門徒說:為了我的緣故,你們將被帶到統治者和君王面前受審問,向他們和 外邦人見證福音。當被帶到統治者和君王面前受審時,竟然可向他們和外邦人見證福音。談到這裏,就不禁想起保羅在羅馬書八章廿八節的教導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福音使者,為了福音的緣故,被帶到統治者和君王面前受審問,乍看之下是一件可悲的事。但是另一方面,也就是從福音廣傳的角度看,反而是一件可喜的事,因為可向他們和外邦人見證福音。真是萬事互相效力!
反省:所謂「禍非禍,福非福」禍福令人難論斷。有時候感覺確是如此!更印證聖經所教導「凡事互相效力」的信息。這樣的事,我能體會嗎?
5>上帝同在的應許
主耶穌說:你們被審問的時候,不要擔心說甚麼,或怎樣對答;那時候,上帝會指示 你們該說的話。因為你們所說的,不是自己的話,而是你們天父的靈藉著你們說的。這樣的應許對我們來說,將是非常大的安慰與鼓勵。
然而,這一段聖經,這一點應許,有人竟然給予曲解了。就是說:既然在法庭面對審 問的時候,上帝會及時指示我們該說的話,那麼平時在教會中的事奉,包括教導、講道、 分享---等也是一樣,事先不用準備,只要一走上講台,上帝自然會將該說的話指示你。
這樣的說詞,嚴重的曲解了主耶穌的意思,這是事奉者懶惰的藉口。事實上,上帝要 我們在凡事上都作萬全的準備,包括事先充分的禱告尋求,以及徹底的預備。
這段經文的意思,其實只是要告訴我們,無論面對任何情境,上帝都在看顧、上帝都 會幫助。所以,不需要擔心。絕對不是告訴我們,什麼都不必作準備。
反省:根據個人的認知,盡人事與靠上帝,這兩者是否衝突?還是可以並存?
6>忍耐到底的意義
當主耶穌說了「兄弟要出賣兄弟,置他們於死地;父親也要這樣對待兒女;兒女要跟 父母作對,並且害死他們。為了我,大家要憎恨你們」這些話之後,接著又說:但是那忍 耐到底的人必然得救。
所謂「那忍耐到底的人必然得救」這句話,乍看之下,似乎靠著忍耐,就能夠得救。針對這樣的用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必須給予釐清。
實際上「忍耐到底」並非使人得救的要素。然而,卻是真正委身基督的憑據。因此, 忍耐絕非賺取救恩的方法;只是敬虔生命應有的表現而已。
反省:我對救恩的意義,是否真正擁有清楚的認識?或人云亦云?蒙昧無知?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10:1 耶穌召集他的十二個門徒在一起,賜給他們驅逐邪靈和醫治各種疾病的權力。10:2 以下是十二個使徒的名字:第一個是西門(別號彼得),還有他的弟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雅各的弟弟約翰,10:3 腓力,巴多羅買,多馬,收稅的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達太,10:4 激進黨的西門,還有那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10:5 耶穌差遣這十二個人出去,吩咐他們:「不要到外邦人的地區,也不要進撒馬利亞人的城市。10:6 你們要到以色列人中迷失的羊群那裏去。10:7 所到的地方要宣講:『天國快實現了!』10:8 你們要醫治病患,叫死人復活,潔淨痲瘋病人,趕鬼。你們白白地得,也要白白地給。10:9 錢袋裏不要帶金、銀、銅幣;10:10 出門不要帶旅行袋或兩件內衣,也不要帶鞋子和手杖。因為工人得到供應是應該的。10:11 「你們到一個市鎮或鄉村時,先打聽那裏有誰願意接待你們,就住在他家裏,直到你們離開那地方。10:12 你們進了一家,就說:『願你們平安。』10:13 如果這家的人歡迎你們,你們為他們求的平安就會臨到這家。如果他們不歡迎你們,就收回你們的祝福。10:14 那不歡迎你們、不聽你們話的家或城,你們就離開那裏,把腳上的塵土跺掉。10:15 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遭受的懲罰比那地方所受的要輕呢!」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主耶穌召集十二個門徒,同時賜給他們驅逐邪靈和醫治各種疾病的權力。(v1)
2>逐一介紹主耶穌所揀選那十二個門徒的名字與部份背景。(v2-4)
3>當門徒受差派出去事奉之前,主耶穌所從事的職前訓練。(v5-15)
主題:
1>奉差遣,去服事!
2>門徒職前訓練。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選召門徒的耶穌基督。(v1)
2>賜下屬靈權柄與能力的耶穌基督。(v1)
3>差派門徒的耶穌基督。(v5)
4>賜下平安的上帝。(v13)
5>施行審判的上帝。(v15)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完成使命的策略
上帝差派主耶穌到世上來,同時將使命託付給祂。但是主耶穌在世上的年日,只有短 短的三十幾年,尤其真正從事工作的時間,只有三年多而已。要怎麼樣作,才能不因祂的 離世,導致使命功敗垂成。甚至,更加發揚光大,以致於傳到地極,完成上帝所託付的使 命,主耶穌所採取的策略就是訓練門徒。先揀選十二個門徒,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一方面讓他們觀摩見習,一方面好好加以栽 培訓練,然後將使命託付給他們,這就是主耶穌所採用的策略。
反省:今日在教會中,承擔使命、參與事工的我,依然單打獨鬥呢?還是學習耶穌基督所採用的策略,就是揀選同工、訓練門徒?
2>門徒背景的分析
主耶穌為了完成使命,所以揀選十二個門徒。然而,我們要進一步想:這十二個門徒 到底是何方神聖?到底是什麼樣的來頭?根據經文的描述,大概有下列特點:
a.出身平凡:主耶穌所揀選的門徒,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學問或地位,只是一群平凡的小老百姓而已,甚至是出身極低微的漁夫。
b.背景不同:在主耶穌所揀選的門徒當中,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包括:身分低微的漁夫,人見人厭的稅吏,政治立場激進、民族意識強烈的奮銳黨員。
c.性格相異:在主耶穌所揀選那十二個門徒當中,也各自擁有不同的性格。如:個性衝動的彼得、心思細膩的約翰、態度積極的安得烈,甚至有視財如命、不堪造就、自甘墮落、出賣耶穌的猶大。
顯然,上帝創造人,原本就是多元。例如:賜下各種不同的性格特質,來自各種不同的成長背景,擁有各種不同的興趣嗜好。但是,只要與主相遇、委身基督、謙卑順服、盡 心服事,都能擁有美好的事奉,而且能夠為主成就奇妙的大事。
反省:我是否覺得自己出身平凡?根本無法跟他人相比;是否覺得某人性格怪異?根本無法跟他同工?
3>領受權柄與能力
主耶穌揀選門徒,將使命託付給他們,同時差派他們出去事奉,而且預知將面對各樣的爭戰。為了讓他們的事奉有果效,讓他們在爭戰中得勝利,當上路之前,主耶穌就賜給他們驅逐邪靈和醫治各種疾病的權力。
顯然,只要主耶穌呼召我們、使用我們,絕對不會讓我們孤單,絕對不會讓我們無力 應付。祂必然事先賜給我們事奉所需的各樣恩賜、權柄與能力。
反省:事奉上帝的我,是否都倚靠自己的聰明才智?還是懂得仰望上帝,倚靠主所賜的屬靈恩賜,或權柄能力?
4>領受階段性使命
當主耶穌差遣這十二個人出去的時候,吩咐他們說:「不要到外邦人的地區,也不要進撒馬利亞人的城市。要到以色列人中迷失的羊群那裏去。
看到這樣的吩咐,或許有人會感到納悶,就是說:傳福音為何要限制對象呢?沒有錯,傳福音不應該限制對象,因為福音應該傳遍天下,才是上帝的心意。
但是,在當時,特殊時空與情境之下,或許一方面門徒的裝備,尚不足以應付外邦之所需;另方面,或許為了工作果效,為了先後次序,為了階段性任務,主耶穌才頒佈階段性的使命給這十二個門徒。
因此,雖然將福音傳到地極,是主耶穌所留下的大使命,但是就我們的現況來說,應該有優先次序,也就是有階段性使命要完成,就如同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的次序一樣。諸如:從家人、鄰居,到同學、同事,甚至整個國家-----等。
反省:在主耶穌所留下的大使命當中,我是否發現自己所該承擔的階段性使命?諸如:家人、鄰居、同學、同事---等,都聽過福音了嗎?我的使命盡了嗎?
5>受差事奉的內容
主耶穌接著又吩咐他們說:你們所到的地方要宣講:『天國快實現了!』你們要醫治病患,叫死人復活,潔淨痲瘋病人,趕鬼。
顯然,當主耶穌要差派他們出去之前,實在作了萬全的準備。包括:首先讓他們領受權柄與能力,接著頒佈階段性的使命;再來,明確的告訴他們事奉的內容,就是所到的地方要宣講:『天國快實現了!』你們要醫治病患,叫死人復活,潔淨痲瘋病人,趕鬼。
反省:根據以上所述,當時主耶穌吩咐門徒事奉的內容,我明白嗎?有哪些我做到了?
6>受差事奉的態度
主耶穌接著說:你們白白地得,也要白白地給。這就是提醒他們事奉者應有態度,意思就是說:應抱持著分享的精神。
因為這救恩是白白得來的,所以也應該毫無條件,而且甘心樂意的分享出去。福音使者千萬不要談條件、講代價,也千萬不能藉以牟取利益。
反省:無論教會或個人,當從事福音工作時,是否太過計較利益?導致扭曲了使命?
7>受差事奉的供應
主耶穌接著又吩咐說:錢袋裏不要帶金、銀、銅幣;出門不要帶旅行袋或兩件內衣,也不要帶鞋子和手杖。因為工人得到供應是應該的。
輕車簡從的上路,是福音工作者的裝備原則。因為太多考量、太多購置、太多裝備,攜帶太多物品,將成為事奉的累贅。
但,問題是:出門在外,一切生活所需將如何呢?主耶穌又說:因為工人得到供應是應該的。意思就是說:上帝會感動人來供應。尤其領受福音好處的人,供應傳道人或宣教 師的生活所需,是理所當然的事。
反省:我是否關心過,甚至供應過傳道人、宣教師,或全時間福音工作者的生活所需?
8>受差事奉的居住
主耶穌接著說:你們到一個市鎮或鄉村時,先打聽那裏有誰願意接待你們,就住在他家裏,直到你們離開那地方。又說:你們進了一家,就說:『願你們平安。』如果這家的人歡迎你們,你們為他們求的平安就會臨到這家。如果他們不歡迎你們,就收回你們的祝福。
顯然,受差全時間事奉的福音工作者,包括居住問題,也都應該受到接待與照顧。
反省:針對傳道人、宣教師,或全時間福音工作者,我關心過、接待過嗎?
9>帶著平安與祝福
主耶穌又說:你們進了一家,就說:『願你們平安。』如果這家的人歡迎你們,你們為他們求的平安就會臨到這家。如果他們不歡迎你們,就收回你們的祝福。顯然,身為福音使者,無論去到哪裏,總是帶給人平安與祝福。這是非常美好的事!
反省:身為福音使者的我,所到之處是否帶給人祝福?
10>拒絕福音的結局
主耶穌再說:那不歡迎你們、不聽你們話的家或城,你們就離開那裏,把腳上的塵土跺掉。接著又嚴厲的宣告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遭受的懲罰比那地方所受的要輕呢!」
主耶穌說這些話的意思就是表示:那拒絕福音的地方,當離去之前,要將腳上的塵土跺掉。這舉動表示:他的責任已了,拒絕福音的人,將面對上帝嚴厲的審判。
反省:基督救贖的福音,我真接受了嗎?如果上帝所差派的福音使者,來到我的社區,甚至來到我的家,其結果會不會是跺掉腳上的塵土?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9:27 耶穌離開那地方,再往前走。有兩個盲人跟著他,喊著說:「大衛之子啊,可憐我們吧!」9:28 耶穌進了屋子,兩個盲人來到他面前,他就問他們:「你們信我能做這件事嗎?」他們回答:「主啊,我們信。」9:29 於是,耶穌摸他們的眼睛,說:「照你們的信心成全你們吧!」9:30 他們的視覺便恢復了。耶穌鄭重地吩咐他們:「不要把這事告訴任何人!」9:31 可是,他們一出去就把耶穌的事傳遍那一帶地方。 9:32 他們出去的時候,有人把一個被鬼附身的啞巴帶到耶穌面前來。9:33 鬼一被趕出去,那個人就開口講話了。大家都很驚訝,說:「在以色列,我們從沒見過這樣的事。」9:34 可是,法利賽人說:「他是靠著鬼王來趕鬼的。」 9:35 耶穌周遊各市鎮鄉村,在各會堂裏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並治好民間的各種疾病。9:36 當他看見一群群的人,動了惻隱之心;因為他們孤苦無助,像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9:37 於是,他對門徒說:「要收成的很多,但是收割的工人太少。9:38 你們要祈求農場的主人,派工人來收割他的農作物。」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有兩個瞎眼的人,前來尋求主耶穌的幫助。(v27)
2>由於他們的信心,主耶穌便醫治了他們,使他們的視覺恢復。(v28-30)
3>這兩個瞎眼得醫治的人,將這個醫治事件,傳遍了那一帶地方。(v30)
4>主耶穌又醫治了兩個啞巴。(v32-34)
5>主耶穌遍走各城各鄉,在會堂教訓人,宣講天國福音,並施行醫治。(v35)
6>主耶穌關懷孤苦無助的人,並從門徒當中呼召人獻身上帝國度的事奉。(36-38)
主題:
1>主啊!我們信。
2>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
3>莊稼多,工人少!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大衛之子(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v27)
2>彌賽亞(拯救者)耶穌基督。(v27)
3>行醫治神蹟(擁有醫治權柄)的耶穌基督。(v29-30)
4>聲名遠播的耶穌基督。(v31)
5>擁有趕鬼權柄的耶穌基督。(v32-33)
6>主動出擊、深入社區的耶穌基督。(v35)
7>疼惜、憐憫人的耶穌基督。(v36)
8>呼召上帝國度工人的耶穌基督。(v37-38)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眼盲心不盲的人
這兩個人雖然眼盲,但是當他們得知主耶穌從那裏經過時,卻緊緊的跟隨著祂,並且大聲喊著說:「大衛之子啊,可憐我們吧!」「大衛的子孫」這個稱呼,就是「彌賽亞」或「拯救者」的意思。顯示:這兩個人知道主耶穌是他們重見光明的希望所在,他們使力的呼喊、求助,結果他們果真得著了!證明:這兩個人肉體的眼睛雖然盲了,但是心靈的眼睛卻是明亮的。今天有多少人剛好相反,也就是說:肉體的眼睛雖然是明亮的,但是心靈的眼睛卻是瞎的。
反省:我是什麼樣的人呢?我的心靈眼睛如何?是盲目的?或是明亮的?
2>因信成就的神蹟
這是一個醫治的神蹟,也就是「讓瞎眼的人得以看見」的神蹟。但是我們若稍微留意經文所記載,有關主耶穌跟瞎眼者的對話,我們將發現,其實「信心」才是這個醫治神蹟能夠成就的關鍵所在。因為在整個醫治的過程當中,主耶穌首先問他們說:「你們信我能做這件事嗎?」他們
回答:「主啊,我們信。」於是,主耶穌就摸了他們的眼睛,並且說:「照你們的信心成全你們吧!」他們的視覺便恢復了。顯然,這個醫治的神蹟,是因為「信心」所成就的。
反省:我對主耶穌的信心如何?在我的身上,曾經歷過什麼樣的神蹟嗎?
3>述說主奇妙作為
當這兩個瞎眼的人,得著主耶穌的醫治之後,主耶穌曾經吩咐他們說:「不要把這事告訴任何人!」(因為行神蹟,不是主耶穌降世、工作的主要目的)可是,當他們出去之後,卻將耶穌在他們身上所行的事,傳遍那一帶地方。
從這個事件當中,我們可以察覺到,當時這兩個人的心境,必定是興奮不已,甚至到達無法克制的地步。因此,才會不斷的傳述,以致於傳遍了那一帶地方。
反觀今天,我們同樣經歷了主耶穌的救恩,甚至得蒙主耶穌的醫治。尤其,主耶穌還命令我們要去傳揚、要去作見證。結果呢?我們是否毫不積極?甚至默不作聲?看到這兩個瞎眼的,我們是否應該感到汗顏?
反省:主耶穌行在我身上的救恩,我是否已經傳遍在社區、同學、同事當中?
4>四種不同的角色
聖經接著記載另一個醫治事件,也就是一個被鬼附身的啞巴,得蒙醫治的事件。在這個醫治事件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四種不同的角色。
a.轄制人的鬼:魔鬼專門壓制人、綑綁人,使人失去本相,使人遭受折磨,使人離棄上帝。
b.被鬼附的人:失去人的本相,生命遭受折磨,人生苦不堪言,甚至離棄上帝。
c.領啞巴的人:他們是無名英雄,不僅啞巴深表感恩,同時永世將被紀念。
d.行醫治的主:祂是生命的源頭,也是大有權柄能力,勝過邪惡勢力的主。
根據以上四種角色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基督徒應該常常扮演第三種角色,就是帶領者的角色,也就是常常發現軟弱、病痛、貧乏、受綑綁、憂傷----的人,將他們帶到主耶穌的面前來。
反省:被鬼附的,以及帶領啞巴的,這兩種角色,哪一種我比較常經歷或扮演?
5>兩種不同的反應
當附在那個人身上的鬼,被主耶穌趕出去之後,那個人就開口講話了。結果,現場看到的人,竟然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
a.圍觀群眾(相信耶穌的人):
大家都很驚訝,說:「在以色列,我們從沒見過這樣的事。」他們很訝異、很興奮、很感恩!
b.法利賽人(不信耶穌的人):
可是,法利賽人說:「他是靠著鬼王來趕鬼的。」他們嫉妒、不安、歪曲事實!
顯然,圍觀群眾,看見上帝奇妙的作為。但是,法利賽人,不僅看不到上帝的作為,甚至說出褻瀆(主耶穌是靠著鬼王來趕鬼的)主耶穌的話語來。
反省:如果我在現場,我的反應會是如何?像其他圍觀群眾?或像法利賽人?
6>疾病與靈的轄制
根據我們的常識或經驗,啞巴是一種缺陷,也是一種疾病。但是透過這個醫治事件,我們發現這個啞巴病患,並不是真正的病,意思就是說,並非肉體上的毛病,或聲帶出了什麼問題。真正的原因,乃是受到鬼(邪靈)的轄制。因為,當鬼一趕出去之後,那個人就開口講話了。再一次證明,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疾病其實跟邪靈有關!
因此,肉體的疾病應該找醫生,但是靈裏受轄制的病,一般醫生無能為力,必須要尋求主耶穌,倚靠主耶穌的幫助!
反省:疾病與靈裏的轄制有關,這件事我相信嗎?我經歷過嗎?我能夠分辨嗎?
7>深入社區的典範
經文告訴我們:主耶穌周遊各市鎮鄉村,在各會堂裏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並治好民間的各種疾病。從這當中,我們發現當主耶穌在世上工作的時候,並不是整天躲在會堂裏,過著與世界分別的生活,乃是主動出擊、深入社區,去關心人、去愛人,去彌補人的欠缺,去滿足人的需要。這是主耶穌留給我們事奉的榜樣!
反省:我們的教會是否對社區開放?是否進到社區當中?還是閉關自守、與世隔絕?
8>耶穌工作的內容
經文告訴我們:主耶穌周遊各市鎮鄉村,在各會堂裏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並治好民間的各種疾病。根據這段經文,我們發現當主耶穌在世上的時候,主要工作包括三方面,就是:在各會堂裏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民間各種疾病。這也是主耶穌所留給我們,有關事奉內涵的典範。
反省:今天教會的事奉內涵,是否包含: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以及治好民間各種疾病(心靈與肉體)等這三方面?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9:14 有一次,施洗者約翰的門徒來問耶穌:「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卻不禁食,為甚麼呢?」9:15 耶穌回答:「新郎還在婚宴的時候,賀喜的客人會悲傷嗎?當然不會。可是日子將到,新郎要從他們當中被帶走,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了。9:16 「沒有人拿新布去補舊衣服,因為新的補釘會扯破那舊衣服,使裂痕更大。9:17 也沒有人拿新酒裝在舊皮袋裏。這樣做的話,皮袋會脹破,酒漏掉,連皮袋也損壞了。要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那麼,兩樣就都保全了。」 9:18 耶穌正在向約翰的門徒說這些話的時候,有一個猶太會堂的主管來見他,在他面前跪下,說:「我的女兒剛死了,求你去為她按手,使她再活過來。」9:19 耶穌起來,跟著他去;耶穌的門徒也一起去。9:20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血崩;她走到耶穌背後,摸了一下他外袍的衣角。9:21 她心裏想:「只要我摸到他的衣角,我一定會得醫治。」9:22 耶穌轉過身來,看見她,就對她說:「孩子,放心吧,你的信心救了你!」就在那時候,那個女人的病好了。9:23 耶穌來到那主管的家,看見出殯的吹鼓手和亂哄哄的人群,9:24 就對他們說:「你們都出去,這女孩子沒有死,她只是睡著了!」大家都譏笑他。9:25 這群人被趕出去以後,耶穌進女孩子的臥室,拉著她的手,她就起來。9:26 這消息傳遍了整個地區。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論禁食的問題。(v14-17)
2>主耶穌使患血崩的婦女得痊癒。(v18-22)
3>主耶穌讓會堂主管的女兒復活。(v23-26)
主題:
1>兩個醫治的神蹟。
2>你的信心救了你!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憐憫人的耶穌基督。(v18-19)
2>看透人內心的耶穌基督。(v22)
3>擁有醫治權柄的耶穌基督。(v22)
4>話語帶著權柄的耶穌基督。(v22)
5>能使死人復活的耶穌基督。(v25)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禁食的動機
禁食,是一項十分嚴肅的信仰行為。表示謙卑,或為罪悲傷的態度。
摩西時代規定每年的贖罪節要禁食。(利未記16:29-34)
當國家亡於巴比倫之後,每年禁食的次數,已經增加到四次.(撒迦利亞8:19)
主耶穌時代,所謂敬虔派的猶太人,又增加到每個禮拜兩次禁食。(路加福音18:12)
至此,禁食已經失去內心謙卑、為罪悲傷的意涵,淪為例行公事的宗教習慣,甚至成為「彰顯自己,互相比較,顯出敬虔」的誇耀舉動。
反省:我是否強調禁食?是否常常禁食?我為何禁食?理由充分嗎?動機正確嗎?為悔罪而禁食?為國難而禁食?或成為習慣?甚至為表現自己?顯出自己比別人敬虔?
2>禁食的時機
針對禁食的問題,主耶穌使用了一個比喻。主耶穌說:新郎還在婚宴的時候,賀喜的客人會悲傷嗎?當然不會。可是日子將到,新郎要從他們當中被帶走,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了。在這個比喻當中,主耶穌點出有關禁食時機的問題。上帝國來臨,就像舉辦婚姻宴席一樣。在這場宴席當中,主耶穌是新郎,門徒是陪伴的人。當新郎出席宴席的時候,就是應該歡喜快樂的時候,所以陪伴的人就不應當悲傷、哀哭或禁食。可是日子將到,新郎要從他們當中被帶走。意思就是說:主耶穌將被出賣、將遭殺害,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了。根據主耶穌的教導,有關禁食的問題,顯然不是隨時想禁食就可以禁食,尤其不要讓禁食成為一種宗教習慣,而是要看時機是否適合。
反省:再一次提醒,我對禁食有多少認識?我常常禁食嗎?通常都在什麼情況之下禁食?
3>新舊難融合
當主耶穌談過禁食之後,緊接著談到新舊難合的比喻。祂說:沒有人拿新布去補舊衣服,因為新的補釘會扯破那舊衣服,使裂痕更大。又說:也沒有人拿新酒裝在舊皮袋裏。這樣做的話,皮袋會脹破,酒會漏掉,連皮袋也損壞了。因此,要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那麼,兩樣就都保全了。主耶穌講這個比喻的用意,就是為了表明:祂所傳講上帝國的信息,跟猶太教傳統的儀文主義並不相配。因此,應該用全新的心態、全新的形式,才能夠理解並貫徹。
反省:當我信耶穌之後,是否以「除舊佈新」的心態,來接受這個信仰?還是依然以舊瓶來裝新酒?例如:將媽祖改為耶穌?
4>可貴的信心
對基督徒來說,信心是十分可貴的,也是屬靈恩賜的一種。所謂信心,就是對主耶穌的信心;也就是相信祂、接受祂、倚靠祂的信心。
哥林後書5:7說:因為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約翰一書5:4說:因為凡從上帝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過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因此,在基督徒的生命當中,信心絕對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如:因信被稱義、因信蒙救贖、因信得醫治。
反省:我對主耶穌的信心如何?是否真正相信祂、接受祂,而且完全倚靠祂?也就是將自己的生命、將自己的一生,完全託付給祂?
5>祈求的功效
在這兩個醫治事件當中,罹患血漏十二年的婦女,是親自前來尋求主耶穌的。因此,如果以禱告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她的情境是屬於祈求。證明:祈求是有功效的。
反省:我對祈求、禱告有多少認識?有多少體會?我常常祈求、禱告嗎?
6>代禱的功效
在這兩個醫治事件當中,會堂主管的女兒,是由她的父親前去尋求主耶穌的。尤其她本人已經死亡,根本無所謂信心或祈求的問題。因此,以禱告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她的情境是屬於代禱。證明:代禱是有功效的。
反省:我對代禱有多少認識?有多少體會?我常常為國家、社會、教會、親友代禱嗎?
7>生命的主宰
雖然,當主耶穌去到會堂主管的家中之後,對他們說:你們都出去,這女孩子沒有死,她只是睡著了!事實上,這個女孩已經死了。從經文中,我們可以發現兩個證據。
其一:當會堂主管見到主耶穌時,對主耶穌說:我的女兒剛死了,求你去為她按手,使她再活過來。女孩的父親,親口說他的女兒死了,證明這女孩真的死了。
其二:當主耶穌去到會堂主管家的時候,看見出殯的吹鼓手和亂哄哄的人群。連出殯的吹鼓手和送葬的人群都來聚集了,證明這女孩真的死了。
這個已經死去的女孩,主耶穌進入她的臥室,拉著她的手,就活過來了。這是一個醫治的神蹟,也就是使死人復活的神蹟。顯示:主耶穌是生命的主宰。
反省:我對主耶穌的認識有多深?是否確信祂是生命的主宰?是否放心全然交託祂?
8>使死者復生
在這段經文當中,主耶穌行了兩個醫治的神蹟,而且兩個都是女的。一個是會堂主管十二歲的女兒,一個是罹患血漏十二年的婦女。(馬可福音5:21-43)
會堂主管的女兒,因為主耶穌的緣故,從死而復活,這是非常明確「死而復生」的事。另外,罹患血漏十二年的婦女,根據當時律法的規定,她不能去敬拜上帝,也不能與人群接觸,因為罹患這種病是不潔的。因此,凡接觸到的人,也將被視為不潔。所以,罹患血崩的婦女,事實上是跟人群隔離的。這樣的情境,這樣的人,遭受肉體與精神雙重折磨。就生命意義來說,跟死亡其實相差無幾,算是一個名存實亡的人。
因此,主耶穌行這兩個神蹟,顯示:主耶穌能使死者復生!
反省:我對主耶穌的認識有多深?是否確信祂能使死者復生?是否放心全然交託祂?
9>與神蹟無份
當主耶穌去到會堂主管家中之後,對著眾人說:「你們都出去,這女孩子沒有死,她只是睡著了!」結果,大家都譏笑他。也因為如此,當主耶穌要進入女孩子的臥室並施行醫治之前,做了一件或許不太引人注目的事,就是將那一群取笑的人趕出去。這個動作顯示出:那些不信的人,對著主耶穌取笑的人,根本經歷不到神蹟。
反省:我是否相信主耶穌擁有醫治的權柄?我相信神蹟嗎?針對聖經所記載醫治的神蹟,我相信嗎?或認為是神話?我會不會暗中竊笑?我是聰明人,還是愚昧人?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9:1耶穌上船,渡過了湖,回到他自己的城。9:2有人抬著一個躺在床上的癱瘓病人到他面前來。耶穌看出他們的信心,就對癱瘓病人說:「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蒙赦免了!」9:3 有幾個經學教師心裏想:「這個人說了狂妄的話!」9:4耶穌知道他們在想些甚麼,就問:「你 們為甚麼懷著邪惡的念頭呢?9:5對這個人說『你的罪蒙赦免』容易,或是說『起來走』容易 呢?9:6我要向你們證明,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於是他對癱瘓病人說:「起來,拿起你 的床,回家去吧!」9:7那個人就起來,回家去了。9:8看見的人都驚奇害怕;他們頌讚上帝, 因為他把這樣的權賜給人。 9:9耶穌離開那裏再往前走,看見了一個收稅的,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耶穌對他說: 「來跟從我!」馬太就起來,跟從了他。9:10耶穌在馬太家裏吃飯的時候,許多稅棍和壞人 也來了,跟耶穌和他的門徒一起吃飯。9:11有些法利賽人看見了,就對耶穌的門徒說:「為甚 麼你們的老師跟稅棍和壞人一起吃飯呢?」9:12耶穌聽見了這話就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 ,有病的人才用得著。9:13聖經說:『我要的是仁慈,不是牲祭。』你們去研究這句話的意思 吧!因為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主耶穌搭船回到自己的城(迦百農),並醫治一個癱瘓的病人。(v1-2)
2>幾個經學教師看見這件事,就暗中在心裏議論主耶穌。(v3)
3>主耶穌看透經學教師不懷好意,就先為自己所擁有的權柄略作說明,然後醫治了那癱瘓的病人。(v4-7)
4>凡看見的人都感到驚奇,同時頌讚上帝。(v8)
5>主耶穌呼召稅吏馬太來跟從祂。(v9)
6>主耶穌應邀到馬太家裏,並與其他稅吏一同坐席。(v10)
7>主耶穌因與稅吏一同坐席,導致引起法利賽人的批評。(v11)
8>主耶穌針對法利賽人的批評作解釋。(v13)
主題:
1>人子的權柄。
2>你的罪赦了!
3>起來,拿你的床回家吧!
4>來,跟從我!
5>愛的呼召。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與人認同(與一般人過生活)的耶穌基督。(v1、v10)
2>看透人心的耶穌基督。(v2、v4)
3>擁有赦罪權柄的耶穌基督。(v2、v6)
4>擁有醫治權柄的耶穌基督。(v6-7)
5>配得頌讚的上帝。(v8)
6>賜下赦罪與醫治權柄的上帝。(v8)
7>呼召門徒的耶穌基督。(v9)
8>為召(贖回)罪人而降世的耶穌基督。(v13)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病得醫治的因素
當主耶穌回到迦百農之後,有人抬著一個躺在床上癱瘓的病人,來到主耶穌的面前。主耶穌看出他們的信心,就對癱瘓的病人說:「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蒙赦免了!」隔一會兒,又對那癱瘓的病人說:「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去吧!」那個人就起來,回家去了。
根據這段經文的記載,我們看到這個癱子的病,已經得醫治了。但是我們若深入探討這癱子病得醫治的因素,大概有下列三方面:
a.對主的信心:經文明明記載,主耶穌看出他們的信心,就對癱瘓病人說:「孩子,放心吧,
你的罪蒙赦免了!」顯然,他們(癱子以及扛抬的友人)的信心,是促成病得醫治的因素之一。
b.朋友的扶持:這癱子無法自行走路,能夠來到主耶穌面前,需要靠朋友的扶持。因此,
朋友的愛心與扶持,也是促成病得醫治的因素。
c.耶穌的憐憫:主耶穌不僅擁有醫治的權柄,更重要的是憐憫這個人。因此,主耶穌的憐憫、主耶穌的意願,也是促成病得醫治的因素。
反省:今天醫治神蹟依然繼續發生,包括:肉體與心靈(蒙恩得救)雙重醫治。我對主耶穌醫治的權柄,是否依然充滿信心?在醫治的神蹟當中,我扮演什麼角色?是否扮演扶持者的角色?就是扶持心靈創傷、心靈破碎的人,將他們帶到主耶穌的面前?
2>疾病與罪的關係
當主耶穌回到迦百農之後,有人抬著一個躺在床上的癱瘓病人,來到主耶穌的面前。主耶穌看出他們的信心,就對癱瘓病人說:「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蒙赦免了!」於是他對癱瘓病人說:「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去吧!」那個人就起來,回家去了。
根據這段聖經的記載,我們發現一件奇特的現象,就是這個人所罹患的,明明是癱瘓的病,但是主耶穌醫治的方式,卻宣告說:你的罪赦免了!罪跟疾病怎麼扯得上關係呢?然而,事實證明,當主耶穌宣告「罪得赦免」之後,這個人的疾病竟然得了醫治。顯然,某些疾病,事實上不是真病,而是罪所引起的。因此,只要罪的問題處理了,病自然就痊癒了。主耶穌到世上來,擔當了人類的罪,也除去了人間許多的疾苦。
反省:當我生病的時候,我都如何處置?是否先行禱告,甚至作認罪的禱告,就是求上帝憐憫、求上帝赦免、求上帝醫治。如果病依然沒有好,再行吃藥,或看醫生?
3>看透內心的耶穌
當主耶穌因著他們的信心,對癱瘓的病人說:「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蒙赦免了!」之後,有幾個經學教師心裏想說:「這個人說了狂妄的話!」主耶穌知道他們心裏在想些甚麼,就問他們說:「你們為甚麼懷著邪惡的念頭呢?」
顯然,主耶穌不僅看到表面,同時看到人的內心,就是看透人的心思意念。
反省:在人面前,或許可以偽裝;在主耶穌面前,絕對無法偽裝。在人面前偽裝慣了,在主耶穌面前,是否也習慣隱藏、習慣偽裝呢?
4>擁有赦罪的權柄
主耶穌因為看見他們的信心,對癱瘓的病人說:「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蒙赦免了!」有幾個經學教師心裏想:「這個人說了狂妄的話!」耶穌知道他們在想些甚麼,就問:「你們為甚麼懷著邪惡的念頭呢?對這個人說『你的罪蒙赦免』容易,或是說『起來走』容易呢?我要向你們證明,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
於是對癱瘓病人說:「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去吧!」那個人就起來,回家去了。看見的人都驚奇害怕;他們頌讚上帝,因為上帝把這樣的權賜給人。
根據以上經文記載,非常明顯:主耶穌擁有上帝所賜「赦罪」的權柄。
反省:我對主耶穌有多少認識?是否得知祂有定罪與赦罪的權柄?所謂赦罪的權柄,就像在法庭上的審判官,可以審判你無罪一樣?我是否尋求並倚靠主耶穌?
5>無知的經學教師
當聽見主耶穌對癱瘓的人,作出赦罪的宣告之後,有幾個經學教師並不以為然,因此以正義之師自居,在心裏暗中想說:這個人說了狂妄的話!
這一群經學教師,表面看起來是道貌岸然、飽覽經書的有識之士。事實上,他們對人缺乏愛,就是對癱子沒有同情心;他們對上帝缺乏真正的敬畏,以及應有的信心,他們更缺乏一顆謙卑的心,因為他們以正義之師自居。實際上,他們是一群貧乏又無知的人,因為他們只對律法的字句有興趣,並未真正明白律法背後「愛人如己」的精神。
反省:我的信仰是否落入如同法利賽人或經學教師一樣形式化、樣版化,所謂律法主義。導致失去對上帝的敬畏、對上帝的信心,以及對人的愛心?
6>強烈對比的角色
針對「主耶穌呼召馬太」這個事件,我們從整個事件發展過程當中,發現有三個角色,就是主耶穌、馬太、法利賽人等。而且這三個角色,分別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
a.主 耶 穌:作罪人的朋友、呼召罪人為門徒、為罪人遭受議論。
b.馬 太:接待主耶穌、跟從主耶穌、見證主耶穌、分享主恩典。
c.法利賽人:批評主耶穌、批評接待者、以義人自居。
反省:「馬太」與「經學教師」這兩者,我比較像哪一種角色?
7>奇妙無比的呼召
馬太的身份是稅吏,自古以來稅吏總是令人討厭的。尤其在當時的猶太社會當中,稅吏係代替統治者羅馬帝國,徵收被殖民同胞的稅捐,所以這種身份更是令人痛恨。他們認定稅吏沒有一個是好人,他們都是賣國賊,甚至是欺上瞞下、飽中私囊、貪得無厭的人,所以是道道地地的壞人。
因此,在猶太人的心目中,稅吏是與強盜、殺人犯無異,他們不僅拒絕稅吏進入會堂,同時也拒絕稅吏作見證。這就是當時馬太「位高權重、聲名狼籍」的處境。
如果要呼召門徒,照理說,應該呼召社會公認「外表敬虔、嚴守律法」的法利賽人才對。但是主耶穌竟然呼召了像馬太這樣的人,而且還跟他一同坐席,甚至還栽培成為門徒。主耶穌的呼召,真是奇妙無比!今天主耶穌呼召你、我,豈不也是如此嗎?
反省:蒙主呼召的我,自己覺得配得嗎?還是出自主的恩典?是否感到這呼召真奇妙?
8>跟隨主的得與失
當主耶穌呼召臨到之後,馬太立刻回應並跟隨。這回應與跟隨,必然有所失、有所得。例如:雖失去職業,卻抓住人生的方向;雖失去豐厚的收入,卻獲得永生的盼望;雖失去舒適的生活,卻獲得友誼,並獲得心靈的平安與喜樂。
反省:在我的生命當中,什麼該捨?什麼該得?我是否有判斷的智慧,以及選擇的決心?
9>美妙的福音餐會
當馬太得到主耶穌的呼召之後,不僅設宴款待主耶穌,同時邀請好些稅吏的同事,以及罪人的朋友,一起到他家中來坐席。一方面見證自己的改變,另一方面介紹主耶穌,讓祂的同事或朋友認識。這是一場道道地地的福音餐會,多麼美!多麼有意義!
反省:當我認識主耶穌之後,是否曾經為主作見證?邀過多少人,前來認識主耶穌?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8:23 耶穌上了船,他的門徒跟著他去。8:24 忽然,一陣暴風襲擊湖面,浪濤掩蓋了船,耶穌卻睡著了。8:25 門徒到他跟前,喊醒他,說:「主啊,救救我們,我們快沒命啦!」8:26 耶穌回答:「為甚麼這樣害怕?你們的信心太小了!」於是他起來,斥責風和浪,風浪就平靜了。8:27 大家非常驚奇,彼此說:「這個人究竟是誰,連風和浪都聽從他!」 8:28 耶穌到湖對岸的加大拉地區,遇見兩個從墓穴出來的人。這兩個人被鬼附身,十分凶狠,因此沒有人敢走這條路。8:29 他們見了耶穌,立刻喊著說:「上帝的兒子,你為甚麼要干擾我們?時機未到你就來折磨我們嗎?」8:30 剛好,附近有一大群豬在吃東西。8:31 鬼就央求耶穌:「如果你要趕我們出去,就打發我們進豬群裏面去吧。」8:32 耶穌說:「去吧!」鬼就出來,進入豬群;整群的豬衝下山崖,竄入湖中,都淹死了。8:33 放豬的人就逃進城去,把這件事的始末和被鬼附身的人所遭遇的向大家報告。8:34 全城的人都出來看耶穌,他們見到了,就要求他離開他們的地區。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主耶穌跟門徒搭船前往加大拉(格拉森),途中遇到暴風浪。(v23-26)
2>主耶穌斥責風浪,風浪就平靜了。(v26-27)
3>主耶穌去到加大拉,並遇到兩個被鬼附的人(v28)
4>附在這兩個人身上的鬼,央求主耶穌不要折磨牠們,如果要牠們離開,就允許牠們進入豬群。(v29-31)
5>經主耶穌允許之後,鬼就從那兩人身上出來,並且進入豬群當中,導致豬群衝入山崖,並且投湖而死。(v32)
6>當城裏的人得知此事之後,便要求主耶穌離開他們。(v33-34)
主題:
1>平靜風浪。
2>鬼入豬群。
3>生命無價。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與人認同的耶穌基督。(v23)
2>流露人性的耶穌基督。(v24)
3>救主耶穌基督。(v25)
4>掌管大自然的耶穌基督。(v26)
5>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v29)
6>權柄勝過魔鬼的耶穌基督。(v29-32)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耶穌人性的流露
主耶穌不僅是完全的神,同時也是完全的人。因為祂是完全的神,所以能醫病、趕鬼、行各樣的神蹟。又因為祂是完全的人,所以會口渴、飢餓、傷心流淚---等。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主耶穌上了船,祂的門徒也跟著祂去。忽然,一陣暴風襲擊湖面,浪濤掩蓋了船,耶穌卻睡著了。
主耶穌睡了,代表主耶穌也會疲累,也需要休息。根據這一點,可以證明:主耶穌不僅是完全的神,同時也是完全的人。
反省:我對主耶穌的屬性有多少認識?祂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我真正相信嗎?
2>掌管自然的耶穌
因為主耶穌是完全的神,所以當祂在世上的年日,經常醫病、趕鬼、行神蹟。然而,根據這段聖經所記載的事件,又彰顯出主耶穌所擁有,另外一種權柄,就是掌管大自然的權柄。因為聖經記載說:一陣暴風襲擊湖面,浪濤掩蓋了船。門徒都感到十分驚慌,立刻叫醒主耶穌,並向祂求救。主耶穌起來,斥責風和浪,風浪就平靜了。連風浪都聽從主耶穌,證明主耶穌擁有掌管大自然的權柄。
反省:我對主耶穌「掌管大自然」的權柄與能力,我有多少認識與體會?我是否曾經為天氣因素,向主耶穌祈求過?
3>屬靈爭戰的世界
兩個人被鬼附身,主耶穌將牠們驅趕出去。這是一種事奉,但並不是屬肉體,或屬物質的事奉,這乃是屬靈的事奉、屬靈的爭戰。顯示:我們就活在一個屬靈爭戰的世界中。
參:以弗所書6:10-18
6:10 最後,你們要倚靠主的大能力作堅強的人。6:11 你們要穿戴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裝,好使你們能站穩,來抵禦魔鬼的詭計。6:12 因為我們不是對抗有血有肉的人,而是對天界的邪靈,就是這黑暗世代的執政者、掌權者,和宇宙間邪惡的勢力作戰。6:13因此,你們要以上帝所賜的武器裝備自己,好在險惡的日子裏能夠抵抗敵人的攻擊,戰鬥到底,始終守住陣地。6:14 所以,你們要準備好。要以真理作腰帶,以正義作護胸甲,6:15 以隨時宣揚和平的福音作鞋子穿上。6:16 要常常拿著信心的盾牌,好使你們能夠抵禦那邪惡者所射出的一切火箭。6:17 你們要以救恩作頭盔,以上帝的話作聖靈所賜的寶劍。6:18 你們要在禱告中祈求上帝的幫助,常常隨從聖靈的帶領禱告。要事事警醒,不可放鬆;要不斷地為信徒們禱告。
反省:我是否清楚自己(面對屬靈爭戰)的處境?是否穿上帝所賜全副軍裝?是否謹慎、儆醒?在屬靈爭戰中,我經常得勝多?還是失敗多?
4>際遇悲慘的生命
這兩個被鬼附身的人,他們生命中的狀況,堪稱十分的悲慘,因為無法住在家中,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只能住在墳塋裏,過著非人過的生活。而且極其凶猛,導致沒有人敢從那個地方過去。這種受轄制的生命是極其悲慘的,這種人的生命是無望的。
反省:我自己的生命狀況如何?是否在主裏得釋放?真自由?或仍受綑綁?在我的四周圍,是否有生命際遇悲慘的人,我是否關心他?如何幫助他?
5>千金難買的生命
兩千頭豬,價值連城,但是為了釋放這兩個受綑綁、受壓制、受折磨的生命,寧願將它犧牲掉。主耶穌顯然將生命視為無價之寶,人的生命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參:馬太福音16:26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反省:我是一個看重世界過於生命的人,還是看重生命過於世界的人?在這物慾橫行的社會當中,我用什麼來衡量生命的價值?金錢?學問?地位?
6>能力超然的魔鬼
從經文當中,我們非常清楚的看到,魔鬼也擁有超然的能力,僅舉例如下:
a.魔鬼認識主耶穌的身份:神的兒子,我們與你有甚麼相干﹖(v29)
b.魔鬼清楚主耶穌的能力: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裏來叫我們受苦麼﹖(v29)
c.魔鬼瞭解末後將有審判: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裡來叫我們受苦麼﹖(v29)
d.魔鬼明白主耶穌的動機:若把我們趕出去,就打發我們進入豬群罷!(v31)
反省:我對魔鬼認識有多深?是否識透魔鬼的詭計?有過交手的經驗嗎?
7>降服耶穌的權柄
根據經文的記載,整個事件發展的經過,尤其主耶穌跟鬼之間的互動,我們發現一個
權柄的次序,也就是主耶穌的權柄,勝過鬼的權柄。僅舉例如下:
a.鬼就央求(begged)耶穌!(權柄小的,央求權柄大的)
b.耶穌說:去罷!鬼就出來,進入豬群。(經權柄大的允許,權柄小的才敢行動)
顯然,將兩者的權柄拿來相比,高下立見,鬼絕對是降服在主耶穌的權柄之下。
反省:我對主耶穌的認識有多深?是否知道主耶擁有絕對的權柄?我是否全心倚靠祂?
8>天壤之別的作為
我們再度將主耶穌與鬼,這兩者的作為拿來比較,發現其動機簡直天壤之別。
a.耶穌的動機與作為:釋放人、醫治人、拯救人。
b.魔鬼的動機與作為:綑綁人、傷害人、毀滅人。
反省:針對主耶穌的作為,以及魔鬼的詭計,我是否具備分辨的智慧?又:我的所作所為,
通常都成為主耶穌的同工,還是成為撒魔鬼所利用的工具?
9>矇昧無知的決定
因為主耶穌答應了鬼的要求,讓牠們進入豬群當中。結果:使得兩千頭豬,瞬間衝下山崖,竄入湖中,都淹死了。當城裏的人得知這件事之後,就紛紛要求主耶穌離開他們。要求主耶穌離開那城,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也是一種無知的決定。他們並沒有因為弟兄得釋放而高興,反而因損失兩千頭豬而擔憂。
參:約翰福音4:40-42
---於是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裏住下,他便在那裏住了兩天。
---有更多的人因耶穌的信息而信了他。他們告訴那女人:「我們現在信了,不是因為你
說的話,而是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他的話,知道他真是世界的救主。」
顯然,留下主耶穌,絕對不是損失,而是蒙福!
反省:我是否看重生命過於物質,或者看重物質過於生命?為了別人得拯救,自己必須有所失,我願意嗎?如果我是城裏的人,我會留下耶穌同住,還是請耶穌離開?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8:14 耶穌來到彼得的家,看見他岳母正發高燒,躺在床上。8:15 耶穌一摸她的手,熱就退了,她立刻起來接待耶穌。8:16 傍晚的時候,有人帶了許多被鬼附身的人來見耶穌。耶穌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走,又治好了所有的病人。8:17 他這樣做正應驗了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他背負了我們的軟弱,擔當了我們的疾病。
8:18 耶穌看見許多人圍繞著他,就吩咐門徒渡湖到對岸去。8:19 有一個經學教師來見他,對他說:「老師,你無論到哪裏去,我都要跟從你。」8:20 耶穌說:「狐狸有洞,飛鳥有窩,可是人子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8:21 另外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請讓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8:22 耶穌說:「你儘管跟從我,讓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吧!」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主耶穌從事家庭探訪,並醫治了西門彼得岳母的熱病。(v14-15)
2>主耶穌又趕鬼、又醫病。(v16)
3>作者表示:主耶穌的作為,正好應驗了先知以賽亞的預言。(v17)
4>主耶穌吩咐門徒渡到湖的對岸,同時為了回應經學教師與門徒之一決心跟隨的告白,而談到跟從祂的人應有的條件。(v18-22)
主題:
1>醫治各樣的病症。
2>成為門徒的條件。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主動親近人們,從事家庭探訪的耶穌基督。(v14)
2>擁有醫治權柄的耶穌基督。(v15)
3>擁有趕鬼權柄的耶穌基督。(v16)
4>應驗先知預言的耶穌基督。(v17)
5>背負我們軟弱,擔當我們疾病的耶穌基督。(v17)
6>虛己、卑微、刻苦的耶穌基督。(v20)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深入社區的耶穌
當主耶穌在世上工作的年日,並不是整天躲在聖殿或會堂裏,而是主動出擊、深入社區,甚至從事家庭探訪與關懷的工作。祂來到西門彼得岳母的家,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
主耶穌的舉動,為我們這些事奉上帝、從事宣教事工的人,留下一個美好的榜樣。
反省:在我事奉的過程中,是否主動出擊、深入社區,以發掘人的需要,並主動關心協助?或是以守株待兔的心態,等候有需要的人上門來?
2>擁有醫治的權柄
主耶穌不僅是完全的人,同時也是完全的神。因為祂是完全的人,所以會口渴、飢餓、傷心流淚---等。又因為祂是完全的神,所以能醫病、趕鬼、行各樣的神蹟---等。
在這段經文當中,非常清楚的記載主耶穌施行醫治的事件。因為祂是全能、永活的真神,所以不僅能醫治人的肉體,同時也能醫治人的心靈。尤其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更能夠洗淨我們生命中一切的罪污。
反省:我是否真正認識主耶穌擁有醫治的權柄?我是否經歷過祂醫治的作為?
3>感恩回饋的榜樣
當西門彼得的岳母,得著主耶穌的醫治,熱退了,病好了之後,聖經明明記載:她就立刻起來接待主耶穌。意思就是說:當她領受恩典之後,並非忘恩負義、掉頭就走,而是立刻以感恩的心來回饋。這種領受恩典、得著救贖之後,立刻以實際行動感恩回饋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一件美事。
反省:當我經歷到主耶穌的救恩之後,是否立刻感恩回饋?就是起來傳福音、服事主?
4>大有能力的話語
當主耶穌在世上的年日當中,經常行醫治的神蹟。根據聖經的記載,主耶穌施行醫治的方式不一而足,例如:曾經伸手去摸、曾經使用口水拌泥土去抹---等。
然而,在這一個醫治事件當中,主耶穌什麼動作都沒有做,什麼材料都沒有用,只有藉著祂的話語,就成就了醫治的神蹟。
因為經文記載說:傍晚的時候,有人帶了許多被鬼附身的人來見耶穌。耶穌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走,又治好了所有的病人。證明:主耶穌的話語,帶著權柄與能力。
反省:我是否相信主的話語帶著權柄與能力?我是否善於把握這秘訣?包括:從事屬靈爭戰(抵擋魔鬼的試探、誘惑),或奉主的名禱告、奉主的名為人祝福?
5>人生苦悶的實況
聖經告訴我們:傍晚的時候,有人帶了許多被鬼附身的人來見耶穌。耶穌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走,又治好了所有的病人。
根據這段經文的描述,當時有許多人被鬼所附,同時也有許多人,罹患各樣的疾病。不管罹患各樣疾病,還是被鬼所附的,都是人生苦悶的實況。顯示:人生在世,並非一帆風順,而是要面對各樣的病痛、攻擊、綑綁---等。
反省:我人生實況如何?如何勇於面對?如何突破困境?如何活出意義?如何活出豐盛?
6>先知預言的實現
經文記載說:祂(主耶穌)這樣做,正應驗了先知以賽亞所說的:祂背負了我們的軟弱,擔當了我們的疾病。不僅主耶穌的作為,應驗了先知以賽亞的預言,甚至連主耶穌的降生,同樣應驗了先知以賽亞的預言。
根據馬太福音1:20-24的記載:當約瑟正思念這事(暗中休了馬利亞)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
反省:我是否確實相信,耶穌基督是救世主,不管祂的降生,或是祂在世上一切的作為,甚至受死、復活、升天,都是先知預言的實現?
7>清楚使命的耶穌
一般來說,無論影星、歌星,或政治人物---等,通常都極力接近群眾、擁抱群眾、享受群眾,甚至不能一日沒有群眾。
但是主耶穌卻不一樣,雖然眾人跟隨祂、圍繞祂、擁戴祂,但是祂從來不被群眾所迷惑,祂經常在群眾簇擁之下,突然間抽身離去。因為祂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不是要當世上的君王,乃是要背負十字架,承擔人類的罪債。
此外,祂離開群眾,吩咐學生渡到對岸格拉森地區,因為那裏有鬼附的人需要醫治。
反省:我是否如同主耶穌一樣,清楚使命,抗拒誘惑,甚至能夠堅持到底?
8>有關人子的稱呼
「人子」是主耶穌最常使用,針對自己的稱呼,這個稱呼在福音書當中,總共出現了八十次之多,而且幾乎都是出自主耶穌的口中。
此一稱呼,一方面表示:主耶穌是「從至高榮耀寶座上,謙卑降世為人」的基督,也就是彰顯出祂那「謙卑、受苦,與我們認同」的人性。另一方面也表示:祂就是將來在榮耀之中,再次臨那一位。(16:27、25:31)
反省:我對主耶穌的屬性有多少認識?祂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我確實相信嗎?
9>跟隨耶穌的考驗
在這段經文當中,出現兩個人,聲稱要跟隨主耶穌。但是主耶穌都對他們提出挑戰!
首先,有一個經學教師來見主耶穌,對主耶穌說:「老師,你無論到哪裏去,我都要跟從你。」
耶穌卻對他說:「狐狸有洞,飛鳥有窩,可是人子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
根據這一段對話,我們可以得知:跟隨主有先決條件,就是需要附上極大的代價。主耶穌以「狐狸有洞,飛鳥有窩,可是人子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為例,來說明自己在世上的生活,既貧寒又清苦,甚至連狐狸與飛鳥都還不如。藉此,以測試聲稱跟隨祂的人,是否能夠經得起考驗。
其次,另外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請讓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你儘管跟從我,讓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吧!」
按照猶太人的習俗,安葬親人是極為重要的事。主耶穌如此說,並不意味著相信主耶穌、跟隨主耶穌之後,就可以不必孝順父母,不需關心家務。絕對不是如此!
因為主耶穌看穿了那位門徒的動機。那位門徒並非真心跟隨,先回去埋葬父親,只是猶豫之間的一個推託之詞而已。主耶穌藉此說詞,強化他跟隨的決心!
顯然,跟隨主耶穌,需要面對各樣考驗。
反省:當得知跟隨主不僅沒有榮華富貴,反倒要過清苦的生活,甚至要有所犧牲時,是否還放得下?是否能全然委身?是否能專心跟隨?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8:1 耶穌從山上下來,成群結隊的人跟著他。8:2 有一個痲瘋病人來見他,向他下拜,:「主啊,只要你肯,你能使我潔淨。」8:3 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吧!」他的痲瘋立刻消除,潔淨了。8:4 於是耶穌對他說:「不要把這件事告訴人,要直接去見祭司,讓他替你檢查,然後按照摩西的規定獻上祭物,向大家證實你已經潔淨了。」
8:5 耶穌來到迦百農,有一個羅馬軍官來迎接他,求他幫助,8:6 說:「主啊,我的僕人患了癱瘓病,躺在家裏,非常痛苦。」8:7 耶穌說:「我去醫治他。」8:8 軍官回答:「主啊,你親自到舍下來,我不敢當;只要你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8:9 就像在我上面有指揮我的長官,下面有受我指揮的兵士;我命令這一個人去,他就去,命令那一個人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做這件事』,他就去做。」8:10 耶穌聽見這話,非常詫異,對跟從他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我在以色列人當中,從來沒有遇見過。8:11 我告訴你們,將有許許多多的人從東從西前來,跟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起在天國坐席。8:12 那些本來可以成為天國子民的人,反而要被驅逐到外面的黑暗裏;在那裏,他們要哀哭,咬牙切齒。」8:13 然後耶穌向那軍官說:「回家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他僕人的病就在那時刻好了。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一個長大痲瘋的病人來求主耶穌的醫治。(v1-2)
2>主耶穌治好這個長大痲瘋的病人。(v3-4)
3>一個羅馬軍官前來求主耶穌醫治他的僕人,並得主耶穌的允諾。(v5-7)
4>從言談中顯示出:軍官對主耶穌充滿著無比的信心。(v8-9)
5>主耶穌讚賞這個軍官的信心。(v10)
6>因著這個軍官的信心,主耶穌有感而發的表示:有許多外邦人將蒙恩得救,部份上帝的選民,反而被摒棄在上帝國的門外。(v11-12)
7>當主耶穌吩咐軍官回去時,他僕人的病也同時得醫治。(v13)
主題:
1>我肯,你潔淨吧!
2>奇大無比的信心!
3>耶穌醫治的權柄。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吸引群眾的耶穌基督。(v1)
2>憐憫人的耶穌基督。(v3、v7)
3>擁有醫治權柄的耶穌基督。(v3、v13)
4>尊重並遵守律法的耶穌基督。(v4)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深切同情與體恤
「痲瘋」一詞,在聖經當中,包括了幾種嚴重的皮膚病(參:利未記十三章)。根據律法的規定,痲瘋病患者,不僅被視為「不潔淨」的人,同時必須從社會中被隔離開來。尤其行走在路上,要裝扮成「蓬頭散法、撕裂衣服」的樣式。當與人相遇時,必須高喊自己不潔淨。這種人同時承受來自「肉體」與「精神」等雙重折磨。因此,凡是染上這種疾病的人,幾乎等同於被宣判死刑。他們的人生沒有盼望!
面對這樣的病患,一般人總是避之唯恐不及,因為擔心被感染,或觸犯了律法上的不潔淨,但是主耶穌卻顯出全然不同的態度。因為祂不僅沒有迴避,沒有拒絕,反而伸手觸摸他的身體。顯示:主耶穌對這位病患深切的同情、體恤,關懷與接納。
反省:面對我們身邊孤、寡、貧、病的弱勢者,我的態度如何?是同情、體恤,關懷與接納?還是:歧視?甚至排斥?
2>成全律法的耶穌
根據律法的規定,痲瘋病患的身體,是觸摸不得的。因為一旦觸摸,就觸犯了律法上有關「潔淨」的規定。但是面對這位前來尋求醫治的痲瘋病患,主耶穌為了表示深切的同情、體恤,關懷與接納,竟然伸手給予觸摸。就律法的規定,主耶穌明顯的觸犯了!
但是,事實上主耶穌的作為,是出自體恤、同情、關懷、接納,也就是出自無比的愛,這愛不僅超越了律法,甚至成全了律法「愛人如己」的精神。
隨後,當這個痲瘋病患得著醫治之後,主耶穌對他說:不要把這件事告訴人,要直接去見祭司,讓他替你檢查,然後按照摩西的規定獻上祭物,向大家證實你已經潔淨了。
以上,主耶穌對痲瘋病患所作的吩咐,完全遵照律法的程序。顯然,主耶穌來,以及祂一切作為,並非為廢掉律法,乃是為成全律法。也就是重新尋回律法愛人的精神!
反省:我對律法的認知如何?是否如同法利賽人一樣,陷入律法主義的迷失當中?導致死守律法條文,卻失去愛人的精神?還是真正能夠活出律法「愛人如己」的精義?
3>超越政治的大愛
當時猶太地區是受到羅馬帝國的統治。百夫長,是羅馬軍隊裏的軍階之一,負責率領一百個士兵。這樣一個身份與職位,帶有十足的政治意味。因此,就猶太人的立場而言,是十分不受歡迎的人物。
尤其,向來羅馬士兵的專橫殘暴,甚至欺壓善良的行徑,更令猶太人懷恨在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個羅馬籍的軍官,來向猶太籍的耶穌求助,就顯得格外令人詫異。但是,這個事件竟然就這樣發生了。而且,主耶穌不僅成全了他的祈求,甚至針對這個人的信心,還百般的誇耀、讚賞。顯示:主耶穌的大愛,完全超越了政治性的因素。
反省:在教會這個愛的共同體當中,是否受到政治立場的影響,導致傷了彼此之間的感情與和諧?或者能夠超越政治立場?突破政黨的框架?
4>充滿愛心的長官
僕人在當時的社會中,幾乎沒有人權、沒有地位可言,甚至等於主人家中的工具而已。但是根據這段聖經的描述,我們發現一幕十分奇特,而且感人的景象,就是為了僕人的病情,這個軍官竟然前去尋求主耶穌的幫助。
在這個求助舉動的背後,我們可以發現:這個軍官的確與眾不同,他擁有一顆悲天憫人的愛心;他將僕人視如己出。如此情懷,難能可貴!
反省:針對自己的員工、屬下,或家中的外勞,我都是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視同賺錢的工具,所以百般的奴役、壓榨?或視如己出?因此,多一點體貼、多一點關懷?
5>前所未見的信心
由於羅馬軍官的請求,當主耶穌說「我去醫治他」之後,軍官立刻阻止說:主啊,你親自到舍下來,我不敢當;只要你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就像在我上面有指揮我的長官,下面有受我指揮的兵士;我命令這一個人去,他就去,命令那一個人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做這件事』,他就去做。主耶穌聽見這話,感到非常詫異,就對跟從他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我在以色列人當中,從來沒有遇見過。的確,這樣的信心奇大無比!值得我們效法。
反省:我對上帝的信心有多大?是否完全信賴、完全交託?或:抱持著「姑且一試」的態度?或是:根本祈禱是一回事,煩惱又是另外一回事?
6>普世福音的宣告
主耶穌對眾人說:我告訴你們,將有許許多多的人從東從西前來,跟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起在天國坐席。那些本來可以成為天國子民的人,反而要被驅逐到外面的黑暗裏;在那裏,他們要哀哭,咬牙切齒。
根據這一段經文的教導,我們一方面可以得知:福音絕對不是世襲的權力,而是個人與上帝關係的禮物。因此,即便上帝的選民、亞伯拉罕的子孫---以色列百姓,要是沒有真正認罪悔改,並且確實遵行上帝的旨意,依然會被摒除在上帝國的門外。
另一方面,我們也發現到:基督救贖福音,絕對不是任何種族的專利,而是普世共同的資產。因此,只要願意認罪悔改,普世各族、各民,都可以得著這份救恩。
反省:主耶穌所宣告「將有許許多多的人,從東從西前來,跟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起在天國坐席」這個預言,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使命的託付。然而,這個使命,這託付,我感受到了嗎?我回應並實踐了嗎?
7>擁有醫治的權柄
主耶穌不僅是完全的人,同時也是完全的神。也因為是完全的人,所以會口渴、會飢餓、會傷心流淚---等。又因為是完全的神,所以能醫病、能趕鬼、能行各樣的神蹟---等。
在這段經文當中,非常清楚的記載主耶穌施行醫治的事件。因為祂是全能的真神,所以不僅能醫治人的肉體,同時能醫治人的心靈。尤其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更能夠洗淨我們生命中一切的罪污。顯然,主耶穌擁有醫治的權柄。
反省:我是否真正認識主耶穌是擁有醫治權柄永活的真神?我是否經歷過祂的醫治?
8>主的話語有能力
當主耶穌在世上的年日當中,經常行醫治的神蹟。根據聖經的記載,主耶穌施行醫治的方式不一而足,例如:曾經伸手去摸、曾經使用口水拌泥土去抹---等。
然而,在這一個醫治事件當中,主耶穌什麼動作都沒有做,什麼材料都沒有用,只有藉著祂的話語,就成就了醫治的神蹟。也就是只有對那軍官說:「回家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他僕人的病就在那時刻好了。證明:主耶穌的話語,帶著權柄與能力。
反省:我是否相信主的話語帶著權柄與能力?我是否善於把握住這秘訣?包括:從事屬靈爭戰(抵擋魔鬼的試探、誘惑),或奉主的名禱告、奉主的名為人祝福?
9>證明代禱的功效
僕人病了,主人(羅馬的軍官---百夫長)代替他前去尋求主耶穌的幫助。這個尋求醫治的事件,一方面由於主耶穌的憐憫,另一方面由於百夫長的愛心與信心,僕人的病終於如願以償的得了醫治。
這樣的事件、這樣的情境,如果以禱告來描述,不是親自從事的懇求,而是他人代勞的代禱。顯然:只要合乎主的心意,而且對主深具信心,則代禱的功效是一樣的。
反省:我是否相信代禱的功效?我是否常常為人代禱?我擁有哪些代禱蒙應許的經歷?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7:13 「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那通向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好走的,朝著這方向走的人很多。7:14 那通向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難走,找到的人也很少。」 7:15 「你們要提防假先知。他們來到你們面前,外表看來像綿羊,裏面卻是凶狠的豺狼。7:16 你們能夠從他們的行為認出他們。荊棘不能結葡萄,蒺藜也不能結無花果。7:17 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7:18 好樹不結壞果子;壞樹也不結好果子。7:19 不結好果子的樹都得砍下,扔在火裏。7:20 所以,從他們的行為,你們能夠認出假先知來。」 7:21 「不是每一個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天國;只有實行我天父旨意的才能進去。7:22 在末日來臨的時候,許多人要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曾奉你的名傳上帝的信息,也曾奉你的名趕許多鬼,行許多奇蹟。』7:23 那時候,我要公然地告訴他們:『我從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走開吧!』」 7:24 「所以,所有聽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像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7:25 縱使風吹,雨打,水沖,房子也不倒塌,因為它的基礎立在磐石上。7:26 可是,那聽見我這些話而不實行的,就像一個愚蠢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7:27 一遭受風吹,雨打,水沖,房子就倒塌了,而且倒塌得多麼慘重!」 7:28 耶穌講完了這些話,群眾對他的教導都感到十分驚奇;7:29 因為耶穌跟他們的經學教師不同,他的教導帶有權威。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要進窄門---通向永生的門。(v13-14)
2>從果子分辨樹---提防假先知。(v15-20)
3>唯有遵行天父旨意,才能進入天國。(v21-23)
4>兩種人,兩種根基。(v24-27)
5>耶穌的教導充滿權威(權柄)。(v28-29)
主題:
1>要進窄門。
2>兩種根基。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旨意美善的上帝。(v21)
2>名字帶著權柄的耶穌基督。(v22)
3>教導帶著權柄的耶穌基督。(v29)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要努力進窄門
主耶穌以「兩條路」或「兩扇門」來形容世人的信仰抉擇。主耶穌的形容如下:
第一條路:永生之路,門是狹窄的,是難走的;找到的人稀少。
第二條路:滅亡之路,門是寬廣的,是好走的;行走的人眾多。
主耶穌說: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唯有窄門才通到永生!窄門難過,顯示:使人得救的信仰,有更高標準的要求;小路難行,顯示:通到永生之路,需要付上代價。
反省:「好走的」與「難行的」兩條路,我選擇哪一條路?「狹窄的」與「寬廣的」兩扇門,我選擇哪一扇門?
2>當防備假先知
主耶穌接著告訴門徒,先知有真假之別。因此,應當以智慧來作分辨。首先,提到假先知的特質,就是:裏外不一。也就是:外表看來像綿羊,裏面卻是凶狠的豺狼。
主耶穌接著談到生命本質的問題,祂以「荊棘、葡萄、蒺藜、無花果」為例,說:荊棘不能結葡萄,蒺藜也不能結無花果。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結壞果子;壞樹也不結好果子。意思就是:能從果子認出樹來。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藉著「行為」認出先知的真假來。
最後,主耶穌談到假先知將面對審判。即:不結好果子的樹都得砍下,扔在火裏。
反省:真假先知,我是否能夠分辨?又:怎麼分辨呢?我是否具備分辨的智慧?
3>應遵行父旨意
主耶穌接著談到:進入天國(上帝國)的條件,不在擁有多少恩賜,也不在為主做多少工作(甚至:醫病、趕鬼、傳福音),乃在:是否確實遵行天父的旨意。
所以,對門徒說:在末日來臨的時候,許多人要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曾奉你的名傳上帝的信息,也曾奉你的名趕許多鬼,行許多奇蹟。』那時候,我要公然地告訴他們:『我從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走開吧!』」
因此,主耶穌作了一個總結,就是說:不是每一個稱呼主耶穌說:『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天國;只有實行天父旨意的才能進去。
反省: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我是否給人感覺很熱心,而且有很多的事奉?除了事奉之外呢?我是否遵行上帝的旨意?有關上帝國,我會是在門內?還是在門外?
4>立基於磐石上
主耶穌接著談到兩種人,以及兩種不同的結局。
第一種人:聽到主的話而去遵行的人。
就像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縱使風吹,雨打,水沖,房子也不倒塌,因為它的基礎立在磐石上。
第二種人:聽到主的話而不遵行的人。
就像一個愚蠢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一遭受風吹,雨打,水沖,房子就倒塌了,而且倒塌得多麼慘重!
有沒有遵行主耶穌的話語,或根基立何處,平時或許顯露不出來。但是當風雨來臨時,也就是當考驗臨到時,就再也無法隱藏,一切將攤在陽光下。
反省:根據主耶穌的教導,就我個人來說,我的信仰根基立在何處?立在磐石上?或是立在沙土上?
5>講道大有權柄
當主耶穌講完這些話之後,群眾對祂的教導都感到十分驚奇;因為主耶穌跟他們的經學教師不同,祂的教導帶有權威(權柄)。
上帝的話語,本來就帶有權柄。因此,上帝話語的僕人,如果能夠先謙卑在上帝面前,謙卑、渴慕、努力的追求,以期明白上帝話語的真義,同時讓聖靈來掌權與感動,則所宣講上帝的話語,必然帶著權柄與能力。
反省:我是上帝話語的僕人,當我從事「傳講上帝話語」的事奉時,比較像充滿權柄的主耶穌?還是像專門講解聖經,事奉卻懦弱無能的文士?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7:1 「不要評斷人,上帝就不審斷你們。7:2 因為,你們怎樣評斷人,上帝也要照樣審斷你們;你們用甚麼量器來量,上帝也要用同樣的量器量給你們。7:3 你為甚麼只看見弟兄眼中的木屑,卻不管自己眼中的大樑呢?7:4 你眼中有大樑,怎能對弟兄說『讓我來去掉你眼中的木屑』呢?7:5 你這偽善的人,先把自己眼中的大樑移去,才能看得清楚怎樣把弟兄眼中的木屑挑出來。7:6 「不要把神聖的東西丟給狗,牠們會轉過頭來咬你們;不要把珍珠扔給豬,牠們會把珍珠踐踏在腳底下。」 7:7 「你們祈求,就得到;尋找,就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7:8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到;尋找的,就找到;敲門的,門就開了。7:9 你們當中有誰,兒子要麵包,卻給他石頭?7:10 要魚,卻給他蛇?7:11 你們雖然邪惡,還曉得拿好東西給自己的兒女,你們在天上的父親豈不更要把好東西賜給向他祈求的人嗎?7:12 「所以,你們要別人怎樣待你們,就得 怎樣待別人;這就是摩西法律和先知教訓的真義。」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勿任意評斷他人,否則上帝也會照樣評斷我們。(v1-2)
2>主耶穌點出「人容易看到別軟弱,不容易發現自己缺失」的迷失。(v3-5)
3>事奉主不要盲目,應具備分辨的智慧。(v6)
4>有關「上帝垂聽禱告」的應許。(v7-8)
5>以「父子關係」說明上帝將應許我們的禱告。(v9-11)
6>說明摩西法律和先知教訓的真義---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得怎樣待人。(v12)
主題:
1>勿輕易論斷人。
2>有關禱告的應許。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擁有審斷權柄的上帝。(v1-2)
2>以公平待人的上帝。(v2-3)
3>垂聽禱告的上帝。(v7-12)
4>我們在天上的父親上帝。(v11)
5>將好東西賜給求告者的上帝。(v11)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切勿任意論斷人
主耶穌教導門徒說:不要評斷人,上帝就不審斷你們。因為,你們怎樣評斷人,上帝也要照樣審斷你們。又說:你們用甚麼量器來量,上帝也要用同樣的量器量給你們。根據主耶穌的教導,一方面顯示:上帝不喜歡我們任意論斷人。另一方面顯示:上帝也經常照著我們的作為來對待我們,或施行審判。
此外,我們同時發現:話語應該謹慎,舌頭應該保守。因為批評、論斷的話,幾乎沒有建設,只有拆毀。我們的口,應該多說造就人、鼓勵人、安慰人的話,成為上帝祝福的出口,千萬不要成為撒旦利用的工具。
反省:當三、五好友相聚的時候,我通常都會說些什麼話?在不經意之中,是否經常批評論斷別人?還是較多的分享與見證,多說造就人的話?
2>反觀自省的功課
主耶穌對門徒說:你為甚麼只看見弟兄眼中的木屑,卻不管自己眼中的大樑呢?你眼中有大樑,怎能對弟兄說『讓我來去掉你眼中的木屑』呢?你這偽善的人,先把自己眼中的大樑移去,才能看得清楚---怎樣把弟兄眼中的木屑挑出來。
透過主耶穌的教導,我們可以得知:人非常容易陷入一種盲點,或迷失當中,也就是說:非常容易看到別的軟弱,卻不容易發現自己的缺失。為了針對這方面作提醒與教導,主耶穌引用了一個極具「幽默感」與「諷刺性」的比喻。祂說:一個自己眼中有樑木(巨大)的人,竟然要求弟兄除掉眼中的刺(細微)。真令人啼笑皆非!主耶穌提出這樣的教導,就是希望門徒學習「反觀自省」的功課。
反省:台灣俗語說:有嘴說別人,無嘴說自己。我是否經常犯這樣的錯?
3>不論斷人的啟示
有關「不輕易論斷人」的問題,我們應該有一個基本認識,就是: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因此,我們若挑剔別人的不是,別人也會批評我們的缺點。況且,當我們批評、論斷別人的時候,在潛意識裏就表示:自己擁有比別人更崇高的道德標準。因此,主耶穌強烈主張,不要任意批評、論斷人。
然而,主耶穌提出這樣的教導,並不意味著我們完全不能有任何「明辨」或「審視」的作為。絕對不是如此!不僅不是如此,反而在這是非不明、善惡不分的世代當中,我們原本就應以聖經為準則,來分辨真假、是非與善惡。
尤其主耶穌也曾經教導我們,要分辨出假教師來(7:15-23)。另外,保羅也教導我們,在教會中應該要有紀律(林前5:1-2)。因此,明辨的智慧與作為,當然沒有問題。
主耶穌如此教導,目的無非是提醒我們,不要對人作出苛刻、不公平的論斷,以及抱持著挑剔的心態,以「找尋他人錯處」為樂,甚至以此來凸顯、高舉自我。
反省:什麼是「明辨是非」?什麼是「任意論斷」,我能夠分別嗎?
4>珍珠給豬的意義
主耶穌接著說:不要把神聖的東西丟給狗,牠們會轉過頭來咬你們;不要把珍珠扔給豬,牠們會把珍珠踐踏在腳底下。
根據摩西的律法,豬是不潔的動物(申14:8)。尤其,無論什麼人,只要接觸不潔的動物,便在禮儀上顯出不潔來。主耶穌如此教導,就是提醒我們:不要將神聖的教導,給予那些不聖潔、不想聽、不接受、不悔改的人。否則只有枉費心機而已!
這樣的說法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不再需要向未信者傳福音了,而是提醒我們要有智慧去分辨傳講與教導的對象,以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反省:我是否具備了主耶穌所強調的智慧?
5>禱告要持續恆心
主耶穌藉著這樣的教導,告訴門徒禱告的精神與態度,就是要持續不斷、要有恆心耐力。
也就是要堅定、恆切的尋求上帝。當今有不少基督徒,雖然懂得要禱告,但是經過一次、兩次之後,就灰心、就放棄了,殊為可惜!
在主耶穌的教導中,所使用祈求、尋找、叩門這三個用詞,就意義上來說,並沒有多大差別。主耶穌使用三個不同的詞句,無非是為了再三強調,以便加深我們的印象。
尤其用祈求、尋找、叩門這三個用詞,原文都是現在命令式,意思就是要我們:繼續祈求、繼續尋找、繼續叩門。因此,禱告要有信心,要專心,以及貫徹到底的決心。
反省:我對禱告的認識如何?我禱告的態度如何?是否有足夠的耐心?
6>合祂旨意必成全
孩子向父親求魚和餅,這些都是對健康有益的好食物。因此,作為父親的,一定會答應孩子的要求。但是,假定孩子向父親祈求一條毒蛇,相信有智慧,而且疼愛兒子的父親,絕對不會答應。同樣的道理,我們都是上帝所愛的兒女,只要我們所求的,符合上帝的旨意,而且對我們有益處,上帝當然會賜給我們。反過來說,要是我們所求的,不符合上帝的旨意,而且對我們有傷害,上帝當然不會應許我們。
主耶穌特別作個比對,來強調說:你們在地上的父親雖然不完全,但是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是天上的父親,豈不更把好都西賜給求告祂的人?
反省:我對禱告的態度如何?是否確信:只要合上帝旨意,祂必定成全?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6:16 「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偽善的人;他們裝出一副苦相,故意蓬頭垢面,好讓別人看出他們正在禁食。我告訴你們,他們這樣做已經得了所能得到的報償。6:17 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6:18 不要讓別人看出你是在禁食,只讓那位在隱密中的天父知道;看得見你在隱密中做事的天父一定會獎賞你。」6:19 「不可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地上,因為有蟲蛀,也會生銹,又有盜賊破門進來偷竊。6:20 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那裏沒有蟲蛀,不會生銹,也沒有盜賊進來偷竊。6:21 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6:22 「眼睛好比身體的燈。如果你的眼睛好,全身就光明;6:23 如果你的眼睛壞,全身就黑暗。同樣,如果你裏頭的光變成黑暗,那黑暗該是多麼可怕呀!」
6:24 「沒有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他要不是厭惡這個,喜愛那個,就是看重這個,輕看那個。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6:25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了生活上所需的飲食,或者身上所穿的衣服操心。難道生命不比飲食重要,身體不比衣服重要嗎?6:26 你們看天空的飛鳥:牠們不種不收,也不存糧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飼養牠們!你們豈不比鳥兒更貴重嗎?6:27 你們當中又有誰能夠藉著憂慮多活幾天呢?6:28 「為甚麼要為衣服操心呢?看看野地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吧!它們既不工作又不縫衣;6:29 可是我告訴你們,甚至像所羅門王那樣的榮華顯赫,他的衣飾也比不上一朵野花那樣的美麗。6:30 野地的花草今朝出現,明天枯萎,給扔在火爐裏焚燒,上帝還這樣打扮它們,他豈不更要賜衣服給你們嗎?你們的信心太小了!6:31 所以,不要為我們吃甚麼、喝甚麼,或穿甚麼操心;6:32 這些事是不信的人所追逐的。你們的天父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東西。6:33 你們要先追求上帝主權的實現,遵行他的旨意,他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6:34 因此,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談論禁食的態度與方式。(v16-18)
2>當聚財寶在天上。(v19-21)
3>論眼睛好比身體的光。(v22-23)
4>不要為世上的財物憂慮。(v24-34)
主題:
1>當聚財寶在天。
2>勿為世上財物憂慮。
3>先求祂的國和義。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在隱密中鑒察的上帝。(v18)
2>祝福、獎賞我們的上帝。(v18)
3>掌管大地花草的上帝。(v30)
4>深知我們所需的上帝。(v32)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有關禁食的教導
禁食就是為了專心禱告的緣故,而暫時放棄正常的進食。摩西律法明文規定,每年的贖罪日,以色列百姓都應禁食一次,以表示為罪憂傷、痛悔。日後猶太人又增添了多次為了紀念國難的禁食。
在主耶穌的時代,法利賽人為了型塑敬虔的形象,除了一般的禁食之外,每星期又加上兩次的禁食。尤其當他們禁食的時候,還刻意在站人多的地方,故意披頭散髮,並露出倦容疲態,使人一看便知到他們是在禁食,並對他們產生稱羨、尊敬的心。
針對這種刻意藉著外表裝扮,偽裝出來的敬虔,主耶穌予以譴責,同時教導正確的態度。因此,對門徒說: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偽善的人;他們裝出一副苦相,故意蓬頭垢面,好讓人看出他們正在禁食。我告訴你們,他們這樣做,已經得了所能得到的報償。接著,又教導說: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不要讓別人看出你是在禁食,只讓那位在隱密中的天父知道;看得見你在隱密中做事的天父,一定會獎賞你。根據以上教導我們可以得知:事實上,主耶穌並不反對禁食,祂只是不贊成如同法利賽人一般:表面、虛偽,為博得美名,那種偽君子的態度。
反省:在我的生涯當中,是否曾經有過禁食操練?當禁食時,我的心態如何?為了刻苦己身?為了懺悔認罪?為了國家有難?為了靈性成長?或為了高舉自己、博得美名?
2>當積財寶在天上
主耶穌藉著比喻來警戒門徒,吩咐他們不能以財利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因此,教導他們說:不可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地上,因為有蟲蛀,也會生銹,又有盜賊破門進來偷竊。
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那裏沒有蟲蛀,不會生銹,也沒有盜賊進來偷竊。
包括:蟲咬、銹壞和賊偷---等,都在表明財物積蓄在地的不安全、不可靠、不長久。其實,不只財物本身會遭蟲咬,會銹壞,會被賊偷而已,包括暫時管理錢財的人,也無法長久於世。因此,基督徒正確的財物觀,就是將錢財積蓄在天上,也就是行上帝所喜悅的事,這樣就能夠為自己積存天上的賞賜。
另外,財物與我們的心,這兩者往往分不開。因為我們若過於看重屬世的財富,我們的心思意念,自然漸漸傾向屬世的財富,同時逐漸以屬世的觀點去衡量每一件事,這樣的話,我們就很容易一步一步的淪為物質與虛榮的奴隸。
今天有多少基督徒,不能真心愛主,無法專心跟隨主,問題就出在裏。因此,我們應該遵行主的教訓,多多仰望天上的事,多多將財寶積蓄在天。
反省:算算看,我在地上已經累積了多少財富?有幾筆土地?有幾棟房子?有多少存款?有多少股票?我覺得自己富有還是貧窮?另外,積蓄在天上的財寶有多少?與地上帝積蓄成比例嗎?在往後的生命當中,我應該作哪些調整?
3>眼睛明暗的差別
主耶穌在這裏以人的眼睛與身體的關係,來比喻心靈的眼睛對人性的重要性。祂說:眼睛好比身體的燈。如果你的眼睛好,全身就光明;如果你的眼睛壞,全身就黑暗。同樣,如果你裏頭的光變成黑暗,那黑暗該是多麼可怕呀!
所謂壞(昏花)的眼睛,是指:被錢財迷惑,貪婪妒忌的心。所謂好(明亮)的眼睛是指:清心寡欲、有屬靈辨別力的心靈。
肉眼是否健全明亮,影響人的視野是光、是暗;同樣,人與上帝的關係,也就是靈裏是否的敏感,影響到他的生命是否豐富、有意義。
反省:根據我的心思意念,以及我的言行舉止,顯示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是屬靈眼睛明亮的呢?或屬靈眼睛昏暗的?我明白生命的意義嗎?我的生命豐盛嗎?
4>不能侍候二主人
瑪門是亞蘭語的一個名詞,指的是:物質上的利益。這個利益,非常容易取代「在人的生命中以上帝為首」的地位。
因為上帝是獨一的真神,也是不容許祂的子女,同時事奉他神的上帝。正如:十誡的第一誡,開宗明義就說:除了我以外,你們不可有別的上帝。
顯然,上帝要我們完全獻給祂、專一跟隨、全心事奉祂。祂不喜歡我們以模稜兩可的態度,來選擇事奉的對象(神)。
因此,主耶穌就對門徒說:沒有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他要不是厭惡這個,喜愛那個,就是看重這個,輕看那個。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
反省:我是否專心跟隨、事奉主?或是又要事奉上帝?又要事奉瑪門?
5>勿為生活而憂慮
主耶穌接著勸勉門徒,不要為生活上「吃什麼、穿什麼」而憂慮。因為人一旦為生活而憂慮之後,就非常容易為「貪財的誘惑」留地步。但是要怎麼作,才能夠真正擺脫憂慮呢?答案非常簡單,就是全然信靠上帝,仰望祂的慈愛與眷顧。
在這段經文當中,特別提到信徒不該憂慮的四個原因:
a.上帝既然賜人生命與身體給我們,必然照顧衣食等小事。(v25)
b.連小鳥上帝都餵養了,連花草上帝都裝飾了,何況我們是祂的兒女。(v26、v28-29)
c.單單憂慮並不能解決問題。(v27)
d.憂慮就表示對上帝的小信。(v36)
反省:我的工作如何?我的收入如何?我的生活過得如何?我的心中有喜樂嗎?我對未來有何盼望嗎?目前最令我憂慮的是什麼呢?
6>先求祂的國和義
主耶穌說:你們要先追求上帝主權的實現,遵行祂的旨意,祂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因此,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
在這段經文當中,主耶穌勸勉門徒,要看重上帝的事,過於看重自己的事。這是一個務必持守,不能錯亂的次序。因為當我們將更多的心思,用在尋求上帝所喜悅的事上時,上帝也絕對不會忽略我們的需要。祂必會充充足足的供應我們。
另外,我們只要盡今天當盡的本份就夠了,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意思就是說:應該將明天的難處交託給上帝。也就是學習仰望、交託、順服的功課。
反省:我是否懂得生命中的優先次序。是否善於安排生活上的優先次序?上帝的國度、上帝的旨意都排在第幾順位?是否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01你們要小心,不可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虔誠,故意讓別人看見。這樣做的話,你們
就不能從天父獲得獎賞。02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大吹大擂,像那些偽善的人在會堂或
街道上所做的,為要得到別人的誇獎。我告訴你們,他們這樣做已經得了所能得到的報償。
03你施捨的時候,別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04這應該是一件隱密的事。這樣,那位看得見
你在隱密中做事的天父一定會獎賞你。
05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偽善的人,喜歡在會堂裏或十字路口站著禱告,故意讓別人
看見。我告訴你們,他們這樣做已經得了所能得到的報償。06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室,
關上門,向在隱密中的天父禱告。那位看得見你在隱密中做事的天父一定會獎賞你。
07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異教徒那樣,重複沒有意義的話。他們以為只要長篇大論,
上帝就會垂聽。08不可像他們那樣。在你們祈求以前,你們的天父已經知道你們所需要的。09因此,你們要這樣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10願你在世上掌權,願你的旨意實現在地上,
如同實現在天上。11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飲食。12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正如我們饒恕了虧
負我們的人。13不要讓我們遭受承擔不起的考驗;要救我們脫離那邪惡者的手。14你們若饒
恕別人的過錯,你們的天父也會饒恕你們;15你們若不饒恕別人的過錯,你們的天父也不會
饒恕你們的錯。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論施捨
施捨時,錯誤的態度。(v1-2)
施捨時,正確的態度。(v3-4)
2>論禱告
禱告時,錯誤的態度。(v5、v7-8)
禱告時,正確的態度。(v6)
3>禱告的內容。(v9-12)
4>當彼此饒恕。(v13-15)
主題:
1>施捨的態度。
2>禱告的態度與內容。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01>獎賞我們的天父上帝。(v1)
02>看得見隱密之事的上帝。(v6)
03>垂聽禱告的上帝。(v7)
04>全知的上帝。(v8)
05>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v9)
06>聖名配得尊崇的上帝。(v9)
07>在世上掌權的上帝。(v10)
08>供應我們物質所需的上帝。(v11)
09>饒恕我們虧負的上帝。(v12、v14-15)
10>保守我們免於災難的上帝。(v13)
11>拯救我們脫離兇惡的上帝。(v13)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不為利己的善行
自古以來,多少人在善行的背後,都帶有自私的目的。例如:有人為了爭名,有人為了得利,有人為了政治資源的累積。當今台灣最為典型,而且家喻戶曉的例子就是慈濟功德會,他們行善非常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替自己累積功德。另外,某些民間社團,或工商業界,捐個幾十萬的善款,就非得要上報、上電視,背後動機,另有他圖。
然而,我們卻發現主耶穌的教導,跟這樣的觀念,全然背道而馳。因為祂吩咐門徒不可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虔誠,不可故意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善行。因此,捨的時候,不可大吹大擂,像那些偽善的人,在會堂或街道上所做的,為要得到別人的誇獎。
所以,當施捨的時候,正確的態度是:別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因為施捨應該是一件隱密的事。如果這樣的話,那位看得見你在隱密中做事的天父,一定會獎賞你。根據主耶穌的教導,我們可以得知,基督徒的善行,不為名,也不為利,只為了愛,就是因為上帝愛我,所以我要愛人。
反省:我是否經常行善事?如果是的話,當我行善事的時候,帶著什麼樣的動機?是否為了博得好名聲?是否為了累積知名度?是否期待將來能回報?
2>針對禱告的提醒
針對祂的門徒所做的每一件事,主耶穌非常看重動機問題,為了檢視動機是否純正,主耶穌以「施捨、祈禱、禁食」這三個例子來作教導。主耶穌所教導的原則是:這些行動都不應該以自己為中心,應該以上帝為中心;不該為了誇耀自己,應該為了榮耀上帝。
基於此,針對祈禱一事,主耶穌針對兩種情況來作提醒:
a.引人注目:藉著公開場合,裝著虔誠態度,刻意引人注目,以期博得敬虔的好名聲。
b.重複禱詞:由於過度重視外在,不斷重複華麗詞藻,導致失去真誠內心。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不適當的。因為這樣會失去祈禱時,跟上帝溝通的真正意義。
反省:我的禱告生活如何?我禱告的態度如何?尤其當我帶領公眾禱告時,我的動機又是如何?是否非常在乎「人的感覺」,甚至十分在意「人的評價」?在乎的程度,甚至超過在乎「跟上帝溝通」的實質?
3>主禱文內容主題
當主耶穌教導門徒有關禱告的方式與態度之後,緊接著教導他們禱告的內容,此內容我們通常都稱之為主禱文。主耶穌說:因此,你們要這樣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願你在世上掌權,願你的旨意實現在地上,如同實現在天上。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飲食。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正如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遭受承擔不起的考驗;要救我們脫離那邪惡者的手。
根據這篇祈禱文,我們發現祈禱時,可以有各種不同的主題:
a.敬拜: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敬拜天父上帝)
b.忠心:願你在世上掌權。(忠於上帝的主權)
c.順服:願你的旨意實現在地上,如同實現在天上。(順服上帝的旨意)
d.祈求: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飲食。(祈求祂的供應)
e.認罪: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正如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認罪和赦罪)
f.拯救:不要讓我們遭受承擔不起的考驗;要救我們脫離那邪惡者的手。(儆醒和拯救)
反省:當我祈禱時,通常都涵蓋哪些主題?是否開口、閉口都只懂得祈求,卻忽略了還要有敬拜、認罪、順服、拯救-----等主題?
4>主禱文內容意義
當主耶穌教導他們有關祈禱的方式與態度之後,緊接著教導他們祈禱的內容,此內容我們通常都稱之為主禱文。主耶穌說:因此,你們要這樣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願你在世上掌權,願你的旨意實現在地上,如同實現在天上。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飲食。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正如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遭受承擔不起的考驗;要救我們脫離那邪惡者的手。 從這當中,我們發現主禱文的內容與意義如下:
a.關心上帝的國度:
禱告蒙喜悅、蒙垂聽的秘訣,就是照著上帝的心意來禱告。換句話說,就是以上帝的國度為念、以上帝旨意為依歸的禱告。諸如:願你的國度、願你的聖名、願你的旨意。顯示:這禱告是以上帝國度為依歸。
b.父子親密的關係:
祈禱文不是形式化、公式化的事工報告,而是在親密關係之中的溝通,也就是在父子關係中,在靈裏一種生命交流的方式。
c.基督裏的共同體:
禱告有兩種,一種是個人的禱告,另一種是共同體的禱告。因為祈禱文中,都是以「我們」來自稱,所以是一種共同體的禱告。
d.維護和諧的關係:
祈禱文非常關心關係的和諧,包括:與上帝的關係,以及與人的關係。因此,祈求上帝饒恕我們對祂的虧負,正如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
反省:當我用祈禱文禱告的時候,心裏都想些什麼?是否關心上帝國度的事?是否享受父子親密關係?是否感受基督裏的共同體?是否維護與上帝、與人的和諧關係?或視同求告有應公?或如同口唸咒語?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5:33 「你們又聽過古人的教訓說:『不可違背誓言;在主面前所發的誓必須履行。』5:34 但是我告訴你們,你們根本不可以發誓。不可指天發誓,因為天是上帝的寶座;5:35 不可指地發誓,因為地是上帝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發誓,因為它是大君王的城;5:36 甚至不可指著自己的頭發誓,因為你無法使自己的一根頭髮變黑或變白。5:37 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 5:38 「你們聽過有這樣的教訓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5:39 但是我告訴你們,不可向欺負你們的人報復。5:40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吧!5:41 假如有人強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里路,跟他走兩里吧!5:42 有人向你要東西,就給他;有人向你借些甚麼,就借給他。」 5:43 「你們又聽過這樣的教訓說:『愛你的朋友,恨你的仇敵。』5:44 但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並且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5:45 這樣,你們才可以作天父的兒女。因為,天父使太陽照好人,同樣也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5:46 假如你們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上帝又何必獎賞你們呢?就連稅棍也會這樣做!5:47 假如你們只向朋友打招呼,那又有甚麼了不起呢?就連異教徒也會這樣做!5:48 你們要完全,正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論發誓---不可發誓。(v33-37)
2>論報復---不僅不能報復,甚至要以愛對待惡。(v38-42)
3>論愛仇敵---要愛仇敵,要為迫害我們的人禱告。(v43-44)
4>當效法上帝所留下「不偏不倚」的榜樣。(v45)
5>應該與稅吏(罪人)、異教徒有分別。(v46-47)
6>當效法上帝的完全。(v48)
主題:
1>上帝國的法則。
2>上帝子民的道德標準。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寶座在天的上帝。(v34)
2>以地為腳凳的上帝。(v35)
3>垂聽禱告的上帝。(v44)
4>我們的天父上帝。(v45)
5>不偏待人(博愛)的上帝。(v45)
6>賜下獎賞的上帝。(v46)
7>完全的上帝。(v48)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說實話代替發誓
主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又聽過古人的教訓說:『不可違背誓言;在主面前所發的誓必須履行。』但是我告訴你們,你們根本不可以發誓。
接著舉例說:不可指天發誓,因為天是上帝的寶座;不可指地發誓,因為地是上帝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發誓,因為它是大君王(上帝)的城;甚至不可指著自己的頭發誓,因為你無法使自己的一根頭髮變黑或變白。因此,當你們說話的時候,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
就當時來說,發誓是一件十分平常,而且相當普遍的事。但是,主耶穌卻吩咐門徒不可以發誓。然而,當我們就「發誓」一事作深入的探討時,將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所以需要以「發誓」來強調、來取信,甚至來作保證,原因就是:彼此之間,已經失去了互信的基礎。
因此,為了重新建立互信之基礎,應對之方就是回歸根本----說誠實話。如果我們自始至終,都能說誠實話,彼此取得信任的基礎,那麼「發誓」的問題,就不存在了。
反省:想想看,在日常生活、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是否需要常常藉著發誓,來強化自己的立場?甚至藉著發誓來取信於人?還是甚少發誓?甚至不曾發誓?我說話是否誠實正直,或是為了討好、為了圓場,經常轉彎抹角、欺瞞詐騙、言不由衷?
2>萬物都屬於上帝
為了強調「不可發誓」這件事,主耶穌又吩咐門徒說:不可指天發誓,因為天是上帝的寶座;不可指地發誓,因為地是上帝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發誓,因為它是大君王的城;甚至不可指著自己的頭發誓,因為你無法使自己的一根頭髮變黑或變白。
有關「發誓」這件事,根據律法的規定,有三個原則,就是:不可妄稱上帝的名、不可指著上帝的名發假誓、向上帝許願或發誓,絕對不能食言。因此,有人或許認為,當發誓的時候,只要避開上帝(有關上帝的事、上帝的地方、上帝的名),大概就沒有問題了。
然而,主耶穌卻說:不管怎麼說,都不可以發誓。因為天是上帝的寶座、地是上帝的腳凳、耶路撒冷是上帝的聖城;甚至連人的頭髮也屬上帝,因為惟有上帝能使它變黑、變白。總而言之,天地萬物都屬於上帝,生活中任何事物,都跟上帝都脫不了關係。
既然,天地之間,萬物都跟上帝脫不了關係。那麼,不轉指天、指地、指聖城、指頭發誓,都會涉及上帝。既然涉及上帝,就違背了律法,也就得罪了上帝。因此,我們只能說誠實話,絕對不要發誓。
反省:我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歷,就是:當來到禮拜堂時,因感覺靠上帝比較近,所以態度就顯得比較敬虔;但是當離開禮拜堂之後,不管回到家裏,或進到職場,因感覺似乎離上帝比較遠,甚至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與鑒察,所以態度就顯得隨便多了?
3>超越摩西的律法
主耶穌接著又說:你們聽過有這樣的教訓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是我告訴你們,不可向欺負你們的人報復。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吧!假如有人強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里路,你就跟他走兩里吧!有人向你要東西,你就給他;有人向你借些甚麼,你就借給他。
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當時律法的規定,也是人際關係的基礎,摩西五經就曾經提到這一條律法,記載在出埃及記廿一章廿三至廿五節,內容說:如果孕婦本人受傷害,那人就得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灼傷還灼傷,以創傷還創傷,以鞭痕還鞭痕。
雖然律法的規定是如此,但是主耶穌卻教導祂的門徒,待人的原則,要超越律法的規定。就是針對那些敵對我們、傷害我們,甚至逼迫我們的人,不要報復,乃是要饒恕、要包容、要接納。
反省:當接受過主耶穌的教訓之後,想想看:身為基督徒的我,在待人處事的過程當中,是「不及」律法的要求?或「持守」律法的要求?還是「超越」律法的要求,就是饒恕、包容、接納?
4>學像上帝的慈愛
主耶穌接著又說:你們又聽過這樣的教訓說:『愛你的朋友,恨你的仇敵。』但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並且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這樣,你們才可以作天父的兒女。因為,天父使太陽照好人,同樣也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假如你們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上帝又何必獎賞你們呢?就連稅棍也會這樣做!假如你們只向朋友打招呼,那又有甚麼了不起呢?就連異教徒也會這樣做!
主耶穌首先提到律法的規定,就是要愛鄰舍、要恨敵人。接著,提出新的價值觀,也是新的倫理、新的法則。就是要愛敵人,並且為那些迫害我們的人禱告。
這就是上帝的兒女獨有的特色,因為上帝與耶穌基督都是如此行。因此,這段經文的教訓,就是要我們效法上帝的慈愛,也就是確實活出那超越律法的愛。
反省:每逢想起敵對我的人的時候,我的心情如何?我的態度如何?我能夠為他禱告、為他祝福嗎?還是根本不可能!不僅不能為他禱告、不能為他祝福,甚至反過來咒詛他,恨不得他馬上?
5>效法上帝的完全
主耶穌又對門徒說:你們要完全,正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女,所以當然應該以上帝作為效法的榜樣。然而,到底要效法哪一方面呢?就是效法上帝的品格。又:當效法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以「像祂那樣完全」作為我們效法的目標。尤其,上帝的完全,絕對超越過一般律法的標準。換句話說,只守全律法,仍然無法達到上帝完全的地步。因此,務必要超越律法才有可能。
然而,上帝是完全的,要效法祂談何容易?有關這一點,保羅的精神、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在腓立比書三章十二至十三節,保羅說過:這不是說我已經成功,或已經完全了。我繼續奔跑,只求贏得那獎賞;其實,為要使我達到這目標,基督耶穌已經先贏得了我。又說:弟兄姊妹們,我並不認為我已經贏得了這獎賞;我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忘記背
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
像保羅這種偉大又屬靈的人,尚且認為自己還不完全,所以需要繼續奔跑、一輩子追求。何況是我們!因此,效法上帝的完全,是我們終生追求的目標,一輩子努力的功課。
反省:我曾經以誰作為模仿的對象,政治人物?演藝人員?歷史留名的偉人?成功的企業家?親朋長輩?還是聖經人物?甚至是耶穌基督本身?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5:21 「你們聽過,古人曾被禁戒:『不可殺人;殺人的應受裁判。』5:22 但是我告訴你們,向弟兄動怒的,也應受裁判;罵弟兄為『廢物』的,得上法庭;罵弟兄為『蠢東西』的,逃不了地獄的火刑。5:23 因此,你在祭壇前要獻供物給上帝的時候,要是想起有弟兄對你不滿,5:24 你就該把供物留在祭壇前,立刻去跟他和解,然後再回來把供物獻給上帝。5:25 「假如有人要控告你,把你拉上法庭,你該趁著還沒有到法庭之前跟他和解。不然,等到進了法庭,他就要把你交給法官,法官把你交給法警,關進監獄。5:26 我告訴你,你得坐牢,等到你繳清罰款的最後一文錢。」 5:27 「你們聽過古時候有這樣的教訓說:『不可姦淫。』5:28 但是我告訴你們,看見婦女而生邪念的,已在心裏姦污她了。5:29 假如你的右眼使你犯罪,把它挖出來,扔掉!損失身體的一部分比整個身體陷入地獄要好得多。5:30 假如你的右手使你犯罪,把它砍下來,扔掉!損失肢體之一比整個身體下地獄要好得多。」 5:31 「又有這樣的教訓說:『凡要休棄妻子的,必須寫休書給她。』5:32 但是我告訴你們,除非妻子不貞,丈夫不能休棄她。因為,要是妻子再嫁,他等於使妻子犯了姦淫;而娶她的男人也算犯了姦淫。」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賦予殺人新意義。(v21-22)
2>強調和好的重要性。(v23-26)
3>賦予姦淫新意義。(v27-28)
4>談論罪的嚴重性。(v29-30)
5>談論休妻的條件。(v31-32)
主題:
1>賦予律法新意義。
2>意念先於行為。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和好(和平、和諧)的上帝。(v23-24)
2>配得事奉、獻祭的上帝。(v23-24)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仇恨與殺人同罪
主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聽過,古人曾被禁戒:『不可殺人;殺人的應受裁判。』但是我告訴你們,向弟兄動怒的,也應受裁判;罵弟兄為『廢物』的,得上法庭;罵弟兄為『蠢東西』的,逃不了地獄的火刑。
顯然,在主耶穌的心目中,凡心裏充滿仇恨,甚至大動肝火的,跟殺人幾乎沒有兩樣。因為以上兩者都難逃上帝的審判。因此,基督徒不僅不應該有殺人的舉動,甚至連仇恨、憤怒的意念,以及辱罵人的話與都應該避免。
反省:根據一般社會的標準,我個人或許是個「奉公守法」的正人君子,甚至:熱心參與事奉的好基督徒。但是如果根據主耶穌的教導來衡量,我覺得自己為人如何?有資格稱為義人嗎?還是有那些軟弱之處,需要聖靈的幫助?
2>關係的優先次序
主耶穌又對門徒說:你在祭壇前要獻供物給上帝的時候,要是想起有弟兄對你不滿,你就該把供物留在祭壇前,立刻去跟他和解,然後再回來把供物獻給上帝。
根據主耶穌的教導,我們發現我們都是活在雙重關係當中,第一重關係是:我們跟上帝之間的關係;第二重關係是:我們跟他人之間的關係。
「獻祭」的目的是為了「建立或恢復」與上帝之間和諧的關係;「和解」是為了「修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然而,根據主耶穌的教導,在這兩者之間,有一個優先次序。就是應該跟他人先有和好的關係,然後再跟上帝建立或修復和諧的關係。
反省:常常參加禮拜、熱心事奉上帝,甚至大把金錢奉獻的我,是否還有未修復的人際關係?包括:親戚、朋友、同事、家人----等。我的事奉上帝喜悅嗎?
3>淫念等同於姦淫
主耶穌再對門徒說:你們聽過古時候有這樣的教訓說:『不可姦淫。』但是我告訴你們,看見婦女而生邪念的,已在心裏姦污她了。
根據舊約的律法,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性行為,就等於犯了姦淫罪。但是主耶穌卻提出更高的標準,也就是從行為,提升到動機的層次。也就是凡對配偶以外的人動起淫念的,就已經跟那個人犯了姦淫罪。意思就是說:行為本身如果錯誤,背後動機同樣錯誤。
反省:既然連不良的念頭都是罪,那麼,再一次反觀自省,我是一個人怎麼樣的人呢?就一般社會標準來看,或許堪稱為奉公守法的好人,但是就上帝的眼光來看呢?
4>付上代價對付罪
主耶穌又說:假如你的右眼使你犯罪,把它挖出來,扔掉!損失身體的一部分比整個身體陷入地獄要好得多。又說:假如你的右手使你犯罪,把它砍下來,扔掉!損失肢體之一,比整個身體下地獄要好得多。
透過主耶穌的教訓,一方面告訴我們:因為罪而受審判是不值得的。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有「為罪付上代價」的決心。因為:殘缺上天堂,總比全身下地獄好。
反省:我曾經為了那些罪,而付過什麼代價?在我的生命當中,還有那些未除掉的罪嗎?
5>建立正確婚姻觀
主耶穌接著引用舊約律法說:又有這樣的教訓說:『凡要休棄妻子的,必須寫休書給她。』但是我告訴你們,除非妻子不貞,丈夫不能休棄她。因為,要是妻子再嫁,他等於使妻子犯了姦淫;而娶她的男人也算犯了姦淫。
當時拉比在解釋摩西律法中有關休妻的條例時,普遍認為摩西允許人休棄「婚前有不貞潔行為」的妻子,以及「做出任何令丈夫不悅之事」的妻子。
然而,主耶穌卻認為婚姻是終生大事,所以絕對不能兒戲。除非妻子不貞在先,否則丈夫不能任意休棄妻子。因為任意休棄妻子的結果,將使妻子與再娶她的人一同犯罪。(當時的社會,凡是沒有丈夫可以依靠的婦女,根本難以生存。因此,務必再嫁他人)。
談到婚姻,根據馬太福音十九章四至六節的記載,有法利賽人來試探主耶穌,說:「人無論甚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主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反省:我對婚姻有何認識?針對時下社會不負責婚姻觀,我有何想法?對於婚姻,我是否尊重?是否用心經營?是否盡力維繫?甚至藉著婚姻生活來榮耀主名?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
5:13 「你們是人類的鹽。鹽若失掉了鹹味,就無法使它再鹹。它已成為廢物,只好丟掉,任人踐踏。5:14 「你們是世界的光。建造在山上的城是無法遮蓋起來的。5:15 沒有人點亮了燈去放在斗底下,一定是放在燈臺上,好照亮全家的人。5:16 同樣,你們的光也該照在人面前,讓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來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親。」5:17 「不要以為我來的目的是要廢除摩西的法律和先知的教訓。我不是來廢除,而是來成全它們的真義。5:18 我實在告訴你們,只要天地存在,法律的一點一畫都不能廢掉,直到萬事的終結。5:19 所以,那違犯誡命中最小的一條,並且教別人也這樣做的,在天國裏要成為最微小的。相反地,那遵守法律,並且教別人也同樣遵守的,在天國裏要成為最偉大的。5:20 我告訴你們,你們一定要比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更忠實地實行上帝的旨意才能夠進天國。」
一、中心內容:
內容:
1>主耶穌形容:祂的門徒是人類的鹽。(v13)
2>主耶穌形容:祂的門徒是世界的光。(v14)
3>主耶穌表示:祂的門徒應該藉著好行為成為世界的光。(v15-16)
4>主耶穌表示:祂來不是要廢除律法,乃是賦予舊律法新的意義。(v17-18)
5>主耶穌表示:律法是用來遵行,不是用來教訓人的。(v19)
6>主耶穌表示:要比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更忠實實行上帝的旨意才能進天國。(v20)
主題:
1>人類的鹽、世界的光。
2>成為有影響力的基督徒。
3>成全律法的真義。
二、上帝、耶穌基督、聖靈是誰?
1>配得頌讚的天父上帝。(v16)
2>成全律法的耶穌基督。(v17)
三、給我的教訓(命令、應允、榜樣、責備、警告)是什麼?
1>基督徒的影響力
主耶穌以「鹽」和「光」來形容基督徒,表示:基督徒應該是具有影響力的。也就是能夠正面影響他人,進而影響社會,甚至改造社會,尤其成為社會的良心。
a.鹽的作用:防腐(醃製食物,以利防腐)、調味(湯頭調味,增進口感)消毒(衛生保健、消毒急救)。
b.光的意義:希望(前途光明,充滿希望)、安全(夜間行車,需要大燈)方向(夜航船隻,倚靠燈塔)。
反省:在貪瀆腐敗的社會中,我是否因基督信仰,而發揮了防腐的作用?在黑暗墮落的社會中,我有否因基督信仰,而發出亮光?在漫無目標的社會中,我是否因基督信仰,而指引方向?在索然無味的生命中,我是否因基督信仰,讓生命精彩、豐盛?或一起沈溺在貪瀆腐化的黑暗中,就是跟著同流合污,甚至跟著迷失方向?
2>無影響力的結果
主耶穌既然呼召我們,同時明白的教導我們,要我們成為人類的鹽、成為世界的光,就是要我們藉著實踐主的教訓,去影響世界,甚至改變世界,讓上帝的旨意,能夠實行在這個世界上,讓上帝的國度早日降臨。
因此,身為基督徒,在生活環境當中,若無法因著信仰的緣故,產生影任何響力,那麼在上帝眼中,將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跟丟在路旁給人踐踏的鹽岩沒有什麼兩樣。
反省:在日常生活當中,我是否藉著實踐主訓?讓上帝的國度,早日降臨在我們當中。我對周圍的人,甚至對整個社會,具有影響力嗎?還是不僅沒有影響力,甚至無力招架,完全被淹沒在時代洪流之中?在上帝的眼中,我是有價值的嗎?
3>光是無法隱藏的
一個有生命、有見證,或有基督香氣的基督徒,絕對是熱力四射、大放光芒。而且其所發出的光芒,絕對是無法隱藏的。就像築在高山上的城市一樣,所發出的燈光,遠處就能看得到;更像夜空中的煙火一樣,閃亮又美麗,是令人稱羨的。
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部份基督徒竟然成為隱藏的。例如:有人在外面吃飯時,不好意思謝飯禱告;有人從來不表明基督徒的身份;有人要去參加禮拜,結果跟鄰居謊稱要去買菜;有人手中抱的聖經,需用報紙包住才敢出門---等。其實隱藏的基督徒,並不是真正的基督徒,真正有生命的基督徒,絕對是熱力四射、引藏不住的。
反省:我的言行舉止,是否像高山上的城堡,隱藏不住燈光?是否像夜空中的煙火,大放光芒、熱力四射,還是像蓋在斗地下,不久即將熄滅,微弱的殘燭?
4>光將照在人面前
光將照在人面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表示:基督徒應該藉著好行為,在人面前活出美好的見證。因為基督徒的見證,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應該藉著行為表現出來。這就是主耶穌所說:光將照在人面前。
反省:在日常生活當中,我是否該堅持的不敢堅持?該講的話,因為怕得罪人而和稀泥、不敢說出口?因此,自動熄燈、私下打烊,淹沒在黑暗的洪流之中。還是:活出有公義、有愛,與世界有分別、有活潑見證的生活?就像但以理一樣的堅持、不妥協?
5>將榮耀歸給上帝
主耶穌最後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根據主耶穌的教導,我們可以得知:我們活出美好見證的目的,並不是要高舉自己,乃是要讓上帝的聖名得著榮耀。
反省:我的好行為,是要彰顯自己、高抬自己、累積自己的聲望,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甚至為了自己將來政經利益鋪路?還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就像但以理一樣,大大的高舉、榮耀上帝的聖名?
6>談論律法的精義
主耶穌雖然藉著登山寶訓,頒佈上帝國新的價值觀,但是並沒有廢掉舊約的律法。不僅沒有廢掉舊約的律法,反而成全、恢復舊約律法的精神,甚至提高舊約律法的標準。
由於當時經學教師與法利賽人,雖專門教導人遵行律法,但自己卻沒有活出律法的精義。因此,主耶穌表示:律法貴在遵行,而不在教導。尤其拿經學教師與法利賽人來作比對,說:你們一定要比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更忠實地實行上帝的旨意才能夠進天國。
反省:我是否如同當時的法利賽人一樣,陷入「律法主義」(遵守律法儀文,卻失去律法精神)之中而不自知?
四、我的禱告 / 實際應用